九月底,清廷的一支使者队伍进入了南京。   领队的是孝庄文皇后的亲哥哥乌克善,他得到了孝庄文皇后与众多大臣的授意,前来南京求和。   当初北方一场决战,把大清打的元气大伤。   之后山西总兵刘光启又造反叛乱,到目前为止,清军都还没有完全平定,只是把刘光启打回了太原。   距离彻底平定,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   而淮南等地,又陆续落入吴军之手。   这让整个大清朝廷都为之震动,不得不商议对策。   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认定,大清暂时不是吴长庆的对手。   想要抗衡,就得先服软蛰伏。   先服软称臣,谋求发展追赶的时间,又或者等待吴军内部的大乱,然后再伺机而动。   没错,他们又想学习他们的老祖宗努尔哈赤。   以前的努尔哈赤也是向大明称臣,跟在大明屁股后面混,然后不断的索要好处成长。   等他们慢慢的发展起来了,他们便不再听话,选择了跟主人对着干。   恰好又遇到李自成反叛,明朝内部大乱,有了天时地利,他们再伺机入关。   这一系列的操作,在吴长庆崛起之前,可谓是成功至极。   可惜,最后还是莫名其妙的败在了吴长庆的手上。   于是乎,他们又想要求和,称臣,卧薪尝胆。   不过,他们想要卧薪尝胆,那也得吴长庆同意呀。   所以,他们便派出了这么一队使者,前来南京求和。   总督府,吴长庆单独接见了乌克善。   “参见大华陛下,大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乌克善把姿态放的很低,形势不如人,不得不低头。   “乌克善,这次清廷派你来干什么,该不会是又想和我划江而治吧。我最近比较忙,可没有功夫陪你们开玩笑。”   吴长庆说道。   “不敢,我朝不敢与陛下争天下,愿向陛下称臣,为陛下驻守北方,抵御外敌。”   乌克善说道。   他这话让吴长庆略微有些吃惊,因为大清已经称帝,再向其他王朝称臣,那可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   可以说,如果吴长庆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大清的脸面可就要丢尽了。   吴长庆猜测的是清廷可能会割地赔款,却没想到清廷想要称臣。   不过,仔细想想之后,吴长庆也可以理解他们的想法。   现在大清的地盘已经不值钱,割的少了自己看不上,割的多了大清会心疼。   至于赔款,现在大清上下穷的都只剩裤衩,把裤衩子卖了都掏不出钱来赔。   没钱没地,可不是就只能出卖尊严嘛。   出卖尊严换取实质性的好处,在将来崛起后,这种出卖尊严的行为,也可以解读成卧薪尝胆。   吴长庆笑了笑:“北方除了你们满族和蒙古族,哪还有需要防备的人。”   乌克善闻言一阵尴尬,然后说道:“若是陛下愿意接纳我朝,我朝愿意将当朝太后下嫁于陛(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