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军最先出动的是空军部队,一支由三十架战斗机和五十架轰炸机组成的飞行编队从哈尔科夫的机场起飞,中午时分抵达了基辅大西军的阵地上空。 战斗机在前面负责清除地面的高射炮,之后再由轰炸机来投放炸弹。 这些高射炮对速度比较慢的轰炸机有比较大的威胁,必须清理。 “60度,高度一千。” 地面上,大西军的防空部队手忙脚乱的操作着武器。 这一次华军可不是来扔传单,而是来要他们的命,情况完全不一样。 砰砰砰。 高射炮喷出了焰火,可惜效果很一般。 大华的三代战斗机速度快,又灵活。 而大西军在制造高射炮时,还是以大华的二代机为假想敌,所以性能方面只能对付二代机。 虽然当大华的三代机面世之后,大西军也想改进防空力量。 可惜一方面没钱,另一方面技术研发能力也跟不上。 结果就变成了这个样子,他们打的好像很凶,但对华军威胁非常小,己方的损失倒是惨重不已。 大华第三代的战斗机上不但装备了机枪,还装备了最新武器,导弹。 虽然只是惯性制导的导弹,但用来对付大西军已经是绰绰有余。 每一枚导弹发射,就必将有一个高射炮台被摧毁。 大西军哪里见过如此精准的打击方式,一些操作高射炮的士兵都开始扔下武器逃跑。 继续开炮,那就等于是在等死。 哒哒哒。 高射炮和机枪的声音此起彼伏,战斗机和防空部队打的好不热闹。 不过,实际上战斗并不是特别激烈。 毕竟大华才出动三十架战斗机而已,大西军的整条防线的长度都达到了近二十公里。 所以,看起来很可怕的大华空军,其实并没有对大西军造成多大的打击,充其量也只是骚扰了一下。 哪怕是那五十架轰炸机,也没有取得多少效果。 实际上,这些轰炸机本来也不是用于战场的,它们的价值在于轰炸敌方的城市,兵工厂,仓库。 这场战斗是李定国和吴长庆的约定好规则的战斗,大华自然就没必要去轰炸大西军的后方基地和后勤储备了。 如果真的这样做,大西国可就要遭受灭顶之灾。 空军轰炸过后,华军的火炮开始发射。 这才是华军的主要火力。 三千门重炮齐射,那种声势就跟毁天灭地一样。 数不清的炮弹落在大西军的阵地上爆炸,炸飞的尘土让大西军的阵地都陷入了一片朦胧。 而大西军的士兵只能躲在在坑道里,瑟瑟发抖。 一些新兵无法控制的尿湿了裤子,但也没有人因此被嘲笑。 其他没尿裤子的人也未必就是胆子大,也有可能是没喝水。 “通过炮弹轨迹,已经测算出了敌人的火炮位置。” 大西军的炮兵准备反击。 大西军也有很强大的炮兵部队,当然,这个是相(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