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永兴十五年的时候,大华著名经济学家张九珠的著作《国富论》出版。 该书首次印刷就达到了一百万册,而且八成以上已经被提前订购,能够流入到市场上的只有不到二十万册。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张九珠的名气够大,之前数年里他不断的在大华经济周报上发表文章,提出了一系列精妙的观点,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同,积累了很多粉丝。 其次是因为经济是大华现在最关注的问题,关注度甚至一度超过了对外战争。 经济是地方官员考核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为了把地方上的经济搞上去,那些官员也都是绞尽脑汁。 订阅经济周刊的不是那些商人,而且官员。 战争这种事,自古有之,大家都研究了上千年,早就不稀罕了。 而经济学却是最近十几年才出现的概念,热度高,研究少。 一有什么研究成果出来,自然就备受关注。 张九珠在经过大量研究之后,最后把自己的观点进行了整理统一,最终写下了这本国富论。 内容嘛,就是讲一个国家变富裕的根本原因,或者说深层次的原因。 按照原历史的发展,最先做出这个研究的是十八世纪的亚当·斯密。 现在没亚当斯密什么事了,大华快速的经济发展,使得大量复杂的经济现像诞生,自然而然的就促使着人去研究。 这个过程中,一些人才也就自然而然的冒头。 张九珠的国富论出炉,也说明了大华人绝不比任何一个族裔的人笨。 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就能滋养出这方面的人才。 国富论问世之后,直接成了不少商人和官员手中的圣书,甚至成了他们执政和做生意的指导思想。 一旦遇到问题,他们就会去国富论中寻找答案。 这些年大华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富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到了永兴十八年七月份,国富论的发行量已经达到了五百万册。 不过,这个时候国富论遭受了挑战。 另一个经济学家陈贺发表了著作《资本论》。 相比起国富论,资本论看问题的深度更加深刻。 国富论只讨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而资本论则是通过表象,讨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国富论大肆鼓吹自由经济的好处,但资本论则是深刻的揭示了资本主义无法避免的危急。并且,由此推断出了一个比资本主义更加高级的社会形态。 对于一些真正的聪明的人来说,其实能够比较容易的判断出,资本论要比国富论更加正确。 但是,资本论问世之后,其销量却远远不如国富论。 首次出版十万册,这都还没卖完。 一方面是因为陈贺的名气不如张九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资本论太超前了。 其书中用于论证的例子在社会上虽然也有,但数量并不多。 至少,(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