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庆功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除了这些军长和独立师长的任命,其他一些立了功劳的人也都得到了升迁。   钱肃乐,陈世昌,张应元,徐育贤,李连番等人都被升为了师长。   而戴之隽则是总后勤部长,陶东成升为了总参谋长,熊汝霖,安福贵升为了参谋长.......   同时,吴长庆还在这次表彰大会上设立了军衔制度。   一些官职因为不统属的原因,很难区分谁大谁小,比如参谋长和师长,谁的地位更高就很难区分。   但是,有了军衔后,倒是可以有个清晰的对比。   首先是士兵,士兵被分成了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五个级别。   士兵的军衔由入伍的时长以及重要性来决定,刚入伍的新兵就是最低级的列兵,但训练过后如果成绩优异能够入燧发枪部队,其军衔就可以直接提升到上等兵或者下士。   而一些在冷兵器部队里待了半年的老兵,也可以提升为上等兵。至于在燧发枪部队里待了有半年的人,则是可以提升为中士或者上士。   当然,这大部分都是针对将来的情况,当前能够在军队里熬个半年还没死掉的人,差不多都可以混到一个班长当一当了。   而班长直接就会被授予上士军衔,无需看入伍时间。   军官的军衔,吴长庆采用的也是后世那一套成熟的军衔体系。   从低到高,分别是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少将,中将,上将。   其对应的军职,分别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军区司令,总司令。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对应,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上下会有些波动。   而这种特殊情况,在吴军当中非常多。   因为其兵种的不同,导致其战力差距非常大。   一个燧发枪师,和一个刀盾师,其重要性完全不一样。所以同样为师长,其中一个的军衔已经是大校,而另一个可能还只是中校。   一个冷兵器师长转到了燧发枪师做师长,都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升迁。就跟礼部尚书转成吏部尚书一样,同样是尚书,但的的确确是升迁,反之则是被贬。   又比如水师师长吴易,虽然他只是一个师长,但却是水军的最高统帅。所以,他的军衔又要比大校高一级,到了少将。   在军衔上,已经和李绍斌平起平坐。   水军现在看起来还很弱小且不重要,但是等统一了华夏之后,将来军队的重心就会转移到海军上。   所以,吴易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戴之隽,陶东成的军衔也是少将,虽然他们手中没有兵权,但是位置很重要。   有了军衔之后,在战场上若是某部队的主将战死,戴之隽等人可以凭借军衔直接进行接管,减去不必要的争端,挽救局势。   吴长庆宣布了所有的任命和改编,总体上大家都很满意。   毕竟是兵(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