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军的装备,在华军当中只能算二流。   没有轻机枪,没有空军,没有手雷,没有半自动步枪。   但是,即便如此,他们的装备对沙俄依旧是碾压。   就靠着永兴二年式这种老式步枪,华军朝着沙俄的阵地稳步推进。   他们不需要像沙俄一样冲锋,甚至华军都没必要去和沙俄士兵肉搏。   他们就站在远处,和沙俄士兵保持一个距离,然后进行对射。   随便再把迫击炮带上来,对准沙俄的军营里继续轰。   保持距离,华军可以减少损失。   而这种打法,沙俄很快就受不了了,他们情愿华军冲上己方的阵地,然后双方来一场真男人之间的肉体碰撞。   在东面,俄军受不了这种打法,主动冲了出去。   在南面,俄军受不了这种打法,升起了白旗。   冲出来的俄军,一大半都倒在了冲锋的路上。   剩下冲到了华军面前的人,倒是给华军造成了一些伤亡。   但是他们自身死的更惨,除了少数几个突然相通了的人投降之外,剩下的都死了。   南面的俄军选择了投降,下场要稍微好一些,华军没有击杀这些俘虏。   随着这两面的防线被攻破,俄军的司令部也升起了白旗。   喊着要死战的尼古拉斯夫也没有自杀,而是和其他人一样,乖乖的举起了双手。   五千多人,战死其实也就七八百人的样子,还没有他们第一次攻打离河死的多。   剩下的人,全部成了俘虏。   而被俄军抓来的五百多百姓,在乱军中死了两百多个。   有的是被炮火误伤,有的是被俄军士兵给屠杀。   俘虏了这些俄军士兵之后,华军也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   之所以说简单,那是因为根本不需要证据。   只要大华的百姓站出来指认,被指中的人就被拖出来直接枪毙,不管他们如何喊冤,华军都不理会。   毕竟,华军可没时间和精力去调查真相。   这个审判的过程中,肯定会误杀很多人。   但是,谁会在乎呢?   俄军士兵自己都不怎么在乎,只要不牵连到自己就好。   一番审判,俘虏中有六百多人被枪毙。   剩下的人,则是被押向盛京,去为大华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以尼古拉斯夫为首的军官叫喊着要和大华的高层交涉,结果自然是被无视。   尼古拉斯夫还被秘密带走处死,这种人留着始终是麻烦,养着还浪费粮食。   其他军官,也都被带走,和士兵分开处理。   否则的话,容易出问题。   歼灭了沙俄的军团,但华军的行动并没有结束。   随后华军将各部打散,开始逐一去清理东西伯利亚上的沙俄残军,顺便宣布下对那些地方的占领,留下几个负责统治的士兵。   他们便这样一路推进,中途还和沙俄的残余军队发生了数次的小规模战斗。   无一例外,华军都获得了胜利。   燧发(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