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熙这边大刀阔斧的盘算、设计着寻找机会,前往三辅之地挑事,不,惩处奸凶。 但是其他诸侯就不一样了。 就比如刚刚返回兖州的曹大老板,现在他已经不只是牙疼的问题了,他的脑袋就像裂开一样! 曹老板带着败兵返回兖州,本来一切都很顺利,但是才回家,连口水还没来得及喝,就被皇帝一封圣旨活活给了个嘴巴。 娘的,老子是去平叛的,竟然反过来成了叛贼?! 而且还把老子列在众人名前第一位…… 吕熙,你个狗日的小兔崽子倒是看得起我! 曹老板很清楚,这圣旨代表着什么,吕熙很快就会过来找茬,也许现就在找茬的路上! 怎么办? 认怂? 曹老板以为暂时还不必如此,毕竟他这次虽然战败,但是手下的兵马却没有什么损失,要是这种状态下认怂,传出去我还要不要混了? 那就只有一个选择了——备战! 可是备战归备战,就在这过程中,之前从淮南退回来的败兵,还不等他安抚,那两万多人竟然有八成提出要退伍! 这不是拆台吗! 曹老板亲自询问过几个兵卒,但得到的回答是统一的。 跟你混,没前途! 我…… 委屈啊!曹老板欲哭无泪,老子对你们还不成?除了军饷,一年三节都有赏钱,秋冬的衣服也是两年一换,够意思了! 这还没前途? 不过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不是这个,曹老板别看是奸雄,但言必信,行必果,他在招兵之前就许诺过,如果他们不想追随自己了,完全可以随时提出来。 只要是正当的,就会予以批准,并且按照战功和资历,予以补偿。 这一万多人的安置还没有结束,军队里面竟然又有人跳出来,说自己不想干了。 曹操当场裂开…… 人云亦云,这些兵卒,很多都是同乡人,你传我,我传你,这种事很正常。 但对曹老板的伤害就太大了。 这跌浪一般压来的麻烦,直接把曹操干翻了,一病不起。 “主公,我说您也不必过于担心,我看并州方面一时半会应该是不会有什么行动。” 荀彧从旁端着药汤,好言相劝:“毕竟他们这边也刚刚才打过一场大仗,而且听说吕熙最近才得了一个儿子,正是宝贝的时候。” “他不会有时间分心作战。” 荀彧这话说的自己都不信,他不过是安慰老板而已。 一个孩子,和一场战争的胜利,孰轻孰重,只要不是瓜,就都想的明白。 吕熙那种人更是如此,他绝对不会因为一个孩子的关系,而让自己丧失胜利。 但是,不这么说,你又没有办法。 总不能看着老板把自己愁死不是? 集团要是倒了,自己的股份可要全都打水漂…… 曹操哼哼唧唧,眼睛也失去了往日的神采:“文若,你不必以这种话宽慰我。”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