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灭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王行分封之制,麾下有士大夫卿之爵位,又有伯侯公三级,可开国建制!”   段玉声音清越,在殿堂中不断回响:“虽然本王有一统天下之志,但吴越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天下范畴……因此,若你愿意去王号,臣服于本王,本王就封你为越侯,将吴越之地尽赐于你,如何?”   即使当年的大夏,也未能完全灭亡吴越,段玉懒得在这里消耗时间。   纵然是之前的几个大一统国度,在国力未及之处,也有一些称臣纳贡的藩国,但好歹没有被吞并。   段玉给无鸠的,也是这样的选择。   说实话,行分封之制,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容易招降纳叛了。   他对手下士大夫都十分宽容,那受爵开国的伯、侯、公更是大权在握。   比如吴越,可以保留一切军队与人口地盘,全面承认既定事实。   换句话说,除了名分上臣服之外,几乎没有其它任何损失,甚至不像招降,反而更像一份停战协定,还是没有战胜国的那种!   对无鸠而言,只要承认荆王是吴越之宗主国,段玉就可以让吴越继续保持原状下去,甚至内部的分封也一并承认。   “去王号?”   无鸠神情一怔。   蛮夷之地,对于名号什么的却不怎么看重,所看重的还是实力。   饶是如此,这决定也很艰难。   毕竟,要他向原本的臣子卑躬屈膝,简直是极大的侮辱。   因此,虽然知道这个选择对双方都好,气运中的巨虺却还在不停地抗拒着。   段玉也不催促,静静等待着此人的最终决定。   说实际,他很希望吴越王臣服,给后来者树立一个好榜样。   连吴越一王者都能容纳,并且待遇如此之好,只要消息传出去,等到他打下遂州之际,那几个小小的诸侯国岂不是更要立即臣服?   除此之外,对在楚国中招降纳叛,也是大有好处。   这是统一天下最快的方法!   ‘虽然如此做,体制内大国林立,平衡十分脆弱,数十年后就要显露出大害,但对我来说,只要能短暂成就,证明道路,其它的都无所谓,纵然不过数年就分崩离析,也是无碍……’   这实际上很有些梵教思想。   那些菩萨佛陀降妖伏魔之时,打赢了,就渡化为护法,打不赢,也要给对方冠以什么天魔、菩萨、古佛的称号,不管人家愿不愿意。   反正打到最后不管谁输谁赢,大家都是梵门的人,因此梵门的大能最多,人家是按兆计算的,打不死你也吓死你。   虽然这精神有些阿Q了,但不得不承认,十分管用。   段玉此时也是如此。   他最大的目的,还是尽快统一天下,祭祀玄天,道印突破,证就大道。   在这种情况下,纵然崔山要投诚,他都不介意封个庆公什么的。   哪怕这个二五仔数年后就要造反,那也是数年后的事情了。   “只是区(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