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九龙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的日常   按照古礼。刘备需择吉日入宫,面圣致谢。   时间也不宜拖的太久。少则三五日,多则半个月。足月已是极限。   自从刘备放弃配享宗庙。陛下仅有的一丝心结,随之涣然冰释。   只需细读刘备的封王策书。陛下的心意便昭然若揭。   “高祖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此句借古喻今。与其在说,四百年前高祖定下来的非刘不王的规矩。   不如说。陛下乃是告诫刘备,要遵守古训今规。   非刘不王。非立不皇。   汉室宗亲,血脉都出自高祖。四百年已过。又如何还能判别远近。   就拿当今陛下的支系来说。不见得比刘备近多少。   他为何能当皇帝。   此正是皇位继承制度,甄选的结果。   正因经过四百年的皇位传承。从上而下,汉庭已形成一整套完备的制度。此制,是被宗亲、外戚、文武百官等,整个统治阶级,和上层建筑所认可,并严格执行。   便是功高震主的刘备。亦要遵循。   若一意孤行,举兵谋逆。则“天下共击之”。   这才是陛下想对刘备说的,掏心窝子的话。   所以。刘备放弃配享太庙,也就放弃了皇位继承权。   按照正常情况。刘备薨后,天子下诏,令其配享太庙。刘备的子嗣才有皇位继承权。   刘备春秋鼎盛。子嗣必然众多。推恩令下,王国被不断分割给子嗣。正如其先祖,中山靖王一般。偌大的王国很快便会支离破碎。不复先前之势。   到那时,大局已定。无论人力物力财力,还是声望。刘备的众多子嗣们,已无力觊觎大位。   只需刘备无法继承皇位。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陛下的心思,刘备自然心知肚明。索性放弃配享太庙。   自己和陛下,都落得轻松。   眼看大乱将至。黄巾军正要揭竿而反。大局当前。断不可因小失大。令多年心血,付之东流。这才是刘备最关切的。先公而后私。   至于结果如何。且走着看。   事实上。对文武百官、世家豪强、天下万民。乃至整个炎汉来说。   只需出自天家正朔,谁当皇帝并不重要。请注意。   尤其是今汉以来,外戚专权。为便于独掌朝政,常立幼帝。幼帝不幸夭折。便再立幼帝。小皇帝一旦不听话,甚至会被毒杀。   顺帝驾崩时,冲帝只两岁,还在襁褓之中,梁太后掌控朝政,诏命大将军梁冀和太傅赵峻、太尉李固总领尚书政务。后冲帝驾崩,梁冀又拥立质帝。   质帝幼而聪慧。知梁冀骄横,曾在群臣朝会时盯着梁冀说:“这是专横跋扈的将军。”梁冀听了非常害怕又极度痛恨。便让内宫侍从把毒酒加到汤面里给质帝吃。   毒性发作,质帝非常难受,派人急召李固。李固进宫,走到质帝榻前,询问质帝病情来由。   质帝还能讲话,(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