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之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的日常   合肥侯此举,意料之中。   先前洛阳势强。四方将军,十万大军,数路兵发。为夺正朔,史侯不惜水淹南阳。乃至急功近利,被董卓所乘。矫杀北伐三杰,吞并十万大军,反逼洛阳。   史侯黯然退位,归国就藩。   时南阳帝乡,毁于大水。百万流离,基业尽毁。不得已,合肥侯远遁藩国,休养生息。稍后复起,窃据楚都寿春,觊觎江山半壁。此亦是权宜之计。实力不济,故不得已而为之。   比起困守合肥百里之地,坐以待毙。寿春尚有转圜之机。   “如何?”曹操又问。   “且看关东群雄,如何施为。”陈宫言道。   “也好。”曹操从谏如流。   洛阳西郭,寿丘里,大将军府。   自大将军何进兵败被杀,何苗、董卓,先后二任大将军,迁居于此。洛阳虽屡遭兵乱,南北宫殿皆有焚毁,西园更沦为一片废墟。然大将军府,却屹立不倒。历经增修,尤胜先前。   霞楼之上,满座高朋。   董重人前果决,人后寡断。自平乐会归,便失计较。究竟如何行事,至今无有定论。府中幕僚,皆夸夸其谈,无能之辈。引经据典,泛泛而言。无有真才实学,更无真知烁见。看似口若悬河,一气通泰。闻之,欣欣然,心神俱醉。实则,一觉醒来,万事皆空。无有卵用。   董重幕府,皆是沽名钓誉之徒,投机取巧之辈。   先人锦绣文章,珠玉字句,信手拈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然若问,君有何高见?   则哑口无言。   无有主见。   华楼之上,巧言令色,窃居高位者,何其多也。   麾下皆如斯,左右无不是。董重便居大将军高位,又能有何作为。时何进、董卓,总领朝政。皆有如袁绍、许攸,暗授机宜,传递朝芴。故何进、董卓,只需照本宣科,足可服众。   董重无人可用,故不敢轻易登朝。恐人前失态,君前失仪。   若遇事不决。董侯居高下问,大将军以为如何?   董重支支吾吾,答非所问。一世英名尽毁。为百官所轻,被陛下疏离。   一言蔽之,无有金刚钻,毋揽瓷器活。   混吃等死,各安天命,也很好。时大将军窦武,位列三君之首。又有几分才学为真。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将自身优势,用到极致。亦大有所为。   偏要班门弄斧。自取其辱,自取其祸。   正如董重这般。   中人之姿,尚有不逮。非要与王允、吕布,文武魁首,一争高下。自寻死路矣。   “报——”席间,忽有心腹登楼来报。   “何事惊慌。”董重半醉半醒。   “禀大将军,关东急报。”   “哦?”董重猛然起身:“速速呈来。”   “喏。”   细观邸报,董重酒醒三分:“寿春王又集联军扣关。先锋已至虎牢。”   “先锋何人?”便有人问。   “豫州牧,袁术。(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