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麟可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的日常   “陶使君,安否?”蓟王少时随恩师南下平乱,与陶谦相识。时过境迁,蓟王亦不忘故交。   “使君自入徐,勤于政事,不敢有一日之疏。”麋竺对曰。   “闻有下邳贼阙宣,自称天子。陶使君与曹兖州,合兵讨伐。不知胜负如何。”蓟王又问。   “王上相问,不敢隐瞒。”麋竺如实相告:“初时,下邳贼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攻取泰山华、费,略任城。郡国不堪其扰。年初更与泰山贼相接。辗转山海,出没无常。多次围剿,皆无功而返。故使君遣下臣渡海,求于王上座前。”   一席话,洋洋洒洒,却言简意赅,清楚明了。备说前后诸情,又道出此行目的。麋竺,必是循臣。   饶是蓟王,亦赞许有加:“泰山郡,乃曹兖州所辖。麾下盖海舰队,因何不用?”   “回禀王上,盖海舰队,扼大河水路,拱卫天子。不可轻动。”麋竺对曰。   “确是如此。”蓟王轻轻颔首:“然‘远水不救近火’。督建大舡,颇费时日。无一年半载,恐难造毕。坐视逆贼,祸乱州郡。智者不为。”   “敢问王上,使君当何所为?”麋竺求问。   “大江之上,水衡都尉游麟舰,或可一用。”蓟王言道。   “王上之意,下臣尽知。待回禀使君,再做计较。”麋竺心领神会。   “悉听尊便。”蓟王和煦一笑。   麋竺正欲拜退,不料蓟王已先邀:“传递书信,遣一人即可。贵使既来,不妨小住数日。”   “这……”竟得蓟王挽留。麋竺受宠若惊。   “公业、公祐。”蓟王不由分说。   “臣在。”便有二人持芴,自出侧席。   “代孤略尽地主之谊。”   “遵命。”门下督郑泰,门下主簿孙乾,皆蓟王近臣。   “下臣,拜谢。”蓟王天下豪杰。今日一见,果不其然。   立夏之后,蓟国千里稻作,渐入佳境。   海外寄田,去年血亏。不出意外,今年大亏。最迟后年,当可止损。三年之内,国中稻作,需万无一失。   蓟国粳米,先前不过贩卖大汉十三州。今江表十港,海外诸国,皆泛舟来求。一国之力,广输天下。供应不足,动摇币制。危害之大,可想而知。   蓟国先行放之四海而皆准,便是以蓟钞为代表的新币制。且渐与铜本位脱钩。天下与蓟王约定,券钞价值几何。若不能如约购买,恐慌挤兑,必然发生。   只需熬过三年,待蓟钞通行天下。蓟国规则,随上邦风物,源源不断,渡海而来。相沿成习,久成惯例。星火齐聚,遂成燎原。焚尽蛮荒,指日可待。   故一切国政,皆为内外大局服务。万勿轻动。   两汉五铢,河北多已绝迹。唯关东、江左,尚有积存。统一度量衡,大势所趋。海量铜钱,积铜如山。多已不再流通。先除铜重之苦,再绝缺钱(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