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辱君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的日常   “(沙沟水)东南径安昌城西,汉成帝河平四年封丞相张禹为侯国”。初始元年(8年),王莽废安昌侯国为县。今汉省安昌入朗陵县。   李通为防汝南、颍川黄巾,立营城中。所部称“义军”,或称“义贼”。与“宗贼”最大不同,便是一个“义”字。   义贼和宗贼,皆属私兵性质。朱儁为交州刺史时,亦曾在本郡检选家兵五千,携往平叛。然与朱儁家兵最大不同,义贼和宗贼首领,并无诰命在身。属于非法组织。然若声势浩大,屡败官兵,终归会等来一册诰命。如白波、黑山首领,皆获朝廷任命,便循此例。后世美其名曰:“招安”。   正应了那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又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黄巾逆乱,群盗蜂起。郡县秩序,荡然无存。长吏多弃官,翻墙而去,乡民唯有依附豪强大姓,结社自保。比起豪强地主,乡野百姓更愿依附豪杰。李通便是如此。   安昌城外。郭嘉儒服缣巾,单人匹马,赶到城下。   门前乡勇,握缰喝问:“何人入城!”   “在下阳翟郭嘉,奉我家公子命,拜见李渠帅。”郭嘉顺势下马。   “你家公子,是何人也?”乡勇又问。   “洛阳宋公子。”郭嘉笑道。   “洛阳……宋公子。”乡勇似有所悟:“等着!”   小跑入城,须臾又狂奔而出:“足下请随我来。”   “请。”郭嘉含笑点头。   安昌本是侯国都邑。城高墙厚,内外二郭。极利固守。城内居民,虽面有饥色,却服帽齐整,并无异样。显然,未受恫吓胁迫。郭嘉更加笃定。   内城侯府,便是李通大营所在。   郭嘉一介书生,未曾佩剑。卫兵抬眼扫过,这便放入。   登堂入室。见上首端坐一人,阔面重颐,浓眉无须,英武而年少,郭嘉趋步近前:“阳翟郭嘉,拜见渠帅。”   “足下从阳翟来?”李通问道。   “非也,乃从颍阴来。”郭嘉答曰。   “哦?”李通又问:“既是阳翟人氏,为何别居颍阴。”   “因随我家公子,往来阳翟、长社、颍阴三县。今欲南下阳安,路经此地,特来拜见。”郭嘉答曰。   “莫非你家公子,便是佩五县令印,为五县主取食的宋明廷。”话已至此,李通焉能不知。   “然也。”郭嘉从袖中取名帖,双手奉上。与一般竹质名刺不同,此帖乃蓟纸制成。四周包裹蜀锦,居中名字皆为烫印。此名帖乃蓟国高官专享。腊赐时,千石以上方得发放。   “足下所为何来。”李通细看名帖,又问道。   “特来说降。”郭嘉开门见山。   “哦?”李通一愣:“你家公子虽佩五县令印,却与我朗陵并无瓜葛。莫非欲使我为长公主家奴否?”   “非也。”郭嘉笑道:“欲使渠帅为国效力。”   “汝南乃大汉一(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