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中捍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的日常   刘备随小黄门去往后院。   后院偏殿本是守陵妃嫔所居。虽不比宫中,却也相当整洁素雅。殿内居中置一屏风,隔断内外。   刘备脱鞋入殿,自跪屏外:“臣,刘备。叩见太后。”   “来人可是临乡侯?”如沐春风的声音,自屏风后传来。   “正是刘备。”刘备俯首应答。   “陛下赞你为‘吾家麒麟’,可有此事?”声音又问。   “陛下谬赞。臣惭愧之至。”   “陛下金口玉言。岂能有假?且跟朕说说,临乡如何?”此时称‘朕’,必是太后无疑。话说,历史上从未有过‘哀家’这个奇葩称呼。   “遵命。”刘备这便将临乡诸情娓娓道来:“临乡界东西三百四十一里,南北二百九十五里。城、邑十座,港八座,仓十座,关一座,有水砦二座。户八万一百八十八,口一百二万四千八百卌七,种晚稻十二万一百六十顷……”   “三百里地却活百万民。果是‘吾家麒麟’。听闻临乡侯少年丧父,孤母持家。相依为命,苦尽甘来。是否属实?”   “属实。”刘备如实作答。   “又闻临乡侯新娶长妻,名唤公孙。少时服侍孤母,以长姐待之。年纪由大母数岁,可是实情?”   “是。”世人皆知。   “少时家贫,如今富贵。旧时婚约并无劵书为凭,为何要娶长母之妻?”   “刘备听闻‘娶妻当娶贤’。品节第一,余下皆次。且我与夫人自幼相识,鹣鲽情深(jiāndiéqíngshēn)。相约白头到老,不忍弃之于半道。”   “好一个,白头到老。”太后又道:“朕居深宫,久不问朝事。今日既召临乡侯,又岂能令我家麒麟空手而回?闲来无事,缝制了几条紫艾绶,便赐予君侯,聊表心意。”   “臣…叩谢天恩。”不会是……衣带诏吧?刘备汗都下来了。   宫女呈上托盘。刘备双手接过,再拜而出。想了想,又转身跪地:“临乡虽小,却有诸多名产。改日臣便命人送入宫中,望太后善保凤体,天佑九如,万寿无疆。”   “君侯费心了。”   捧盘而出,黄门令左丰已恭候多时。这便上前行礼:“君侯。”   “少令。”刘备和煦一笑。   “陛下、太后皆亲赐紫艾绶,君侯圣恩眷宠,可喜可贺。”左丰目光闪烁,一连数次瞥向盘中。   “少令若喜欢,拿去便是。”刘备笑道。   “奴婢岂敢,奴婢岂敢。”左丰连连摆手,再不看盘中绶带。   引为外戚的前大将军窦武,全家伏诛。如今太后孤家寡人,势单力薄,又能翻起多大的风浪。再说,陛下已亲政,朝堂更无一人心向太后,衣带诏何用?   思前想后,太后所问,皆是家长里短。不过是感念自己接回诸母,收留女道和窦氏孤孙而已。   倒是自己想多了。   再出前殿。   主簿贾诩和(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