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之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的日常   临乡,薊王宫。   累日风雪,今日始晴。   蓟囯在帝国之北。酷暑凛冬,四季分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楼桑的风土人情,造就了薊王的爱恨分明。   扶余四加,虽已抢在落雪前,安置完毕。然距安居乐业还差很远。高句丽亦是一样。暂居流民营地,待来年开春,再分批迁入新宅安居。   与北地先零羌类似,高句丽亦行分拆安置。   先入住各流民大营,调理身体,治疗病患。隔离观察,确保未将病疫带入,乃重中之重。营中还有完善的新移民培训体系。在薊国生活的日常所需,事无巨细,皆会提前告知。益于新民融入。   如前所言,四夷皆以汉化为荣。能举族迁入大汉第一强国,高句丽,至上而下,尤其是普通民众,全无抵触,欣然接受。替薊王省去诸多麻烦。   除去,薊王威信天下。四夷口碑,亦很重要。往来游商更将薊国各种美好,口口相传。早已深入人心。   薊国,乃薊王白手起家,从一片白地,凭空建起。   民多迁入。   旧时体系皆已支离破碎。多以家庭、宗族为单位,与来自天南海北,乡音未改,风俗各异的新移民一起,重建新家园。   薊国文明的多样性,不言而喻。   正因如此。薊国自上而下,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吸引八方客来。   人口持续增长。经济日渐繁盛。科技不断攀升。国力蒸蒸日上。增益效应持续放大。   此,便是广义上的种田。   封建时代,人口等同于生产力。   乱世之中,能有一处安全的避风港。令农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百工居肆,匠人营城;吏治清明,上行下效;物尽其用,人尽其责。   尤为珍贵。   此消彼长。冉冉升起的薊国,与江河日下的今汉。反差尤为强烈,对比何其明显。   如何能不令天下有识之士,心向往之。   沐浴更衣,步入餐厅。娇妻美妾,以恭候多时。除去有孕在身,睡意昏沉。皆早起陪夫君用膳。   华室暖风徐徐,温润如春。美人如玉,秀色可餐。   薊王与王妃,对坐而食。余下美人,众星拱月。   餐品银琅满目,陈列四周,任凭取选。人皆一样,别无不同。唯一区别,薊王在时,餐品更多。荤素搭配,四时进补。女庖厨艺精湛,多随嫁而来。尤其是西域五十六公主,陪嫁队伍,各色人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再经蓟国将作馆、国医馆等国立机构,研习进修,技艺突飞猛进,足可应付王宫日常所需。   “娶妻娶贤,纳妾纳色”。   对利益双方而言。婚姻是最高等级的人质,血缘是天然的固化纽带。   一言蔽之,相互支撑起的安全感。才是时下,最弥足珍贵的持有。被蓟王纳入后宫只是第一步。所谓“入门”,便是如此。后续针对性的(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