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有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的日常   “然也。”得董卓重金贿赂,史夫人遂代为进言。   “何故之有?”少帝追问。果然蓟王无小事。   “只因太师欲求青牛师,为大将军疗伤……”史夫人遂将前后诸情,娓娓道来。   “原来如此。”少帝不禁慨叹:“太师渐露权臣之姿也。”   史夫人又言道:“妾,窃以为,此亦是朝堂之福。”   “何以见得?”少帝反问。   “权臣远甚贼臣。”史夫人一语中的。   少帝幡然醒悟:“阿母,言之有理。”   史夫人又道:“赐婚蓟王,断不可失礼。”   “当循旧例。先封华妁为县主,再赐婚蓟王。”少帝言道:“安贵人汤沐邑毁于南阳大水。今再择一县补之,正当适宜。”   “陛下明见。”史夫人叹道:“如此,蓟王当涣然冰释。”以己度人,一县汤沐尽毁。蓟王焉能不怒。息事宁人,共克时艰,亦是明智之选。   “阿母所言极是。”少帝亦觉心安。   史夫人再进言道:“陛下封蓟王为尚父,故赐婚之事,当请太后代劳。”   少帝心领神会:“阿母所虑周全。”   “妾,不敢居功。”史夫人百万蓟钞入手,何须邀功。   少帝微微一笑,并未说破。俗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史门细作,亦需打点。史夫人敛财有术,生财有道。亦是少帝乐见。   这便命黄门令左丰,入西园通禀太后。   左丰不敢怠慢,轻车入园,登千秋殿,于轩下传语长乐太仆赵忠。   赵忠亦是一愣:“敢问少令,陛下何意?”论名声,华妁远不及其父华佗。其人如何,二宫一无所知。且久侍蓟王身侧,如前左国令士异,收入宫闱,何其易耳。何必多此一举。其中必有缘由。   入殿通禀前,赵忠自当问个明白。   左丰便将前后诸情,和盘托出。   “原来如此。”赵忠慨叹:“太师竟能有此举,令老奴始料不及。”   “奴婢亦有此感。”左丰亦叹。   “少令稍待。”赵忠遂入殿通禀。左丰只需殿前静候便可。   赵忠趋步近前,将陛下所托,娓娓道来。   “嗯?”帘内何后,颇觉意外:“董卓身旁,必有高人指点。”   “莫非是尚书令许攸。”赵忠想起一人。   “尚不得而知。”何后眸生异彩:“董卓若如此行事,当为权臣也。”   略作思量,赵忠已会其意:“先前皆言,太师一介贼臣耳。若为权臣,乃社稷之福也。”   何后轻轻颔首:“我儿远不及元服,便急于亲政。故朝野颇多非议。董卓高居上公之首,若能为权臣,当可令百官肃然,群臣禁口。只可惜……”   何后话锋一转:“且回陛下,赐婚之事,朕应下便是。”   “喏。”赵忠并未多言,自去传话不提。   赐婚非同小可。事关蓟王,断不可等闲视之。且事必先有因,后有果。无缘无故,为何赐华妁(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