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陵山,既是王陵,又是陵邑。 城中所居,皆是守陵人。十里函园,蓟王陵。七里纵横,靖王陵。认祖归宗,兹事体大。前汉中山王裔,与今汉河间王裔,亦是同堂异室。足可相提并论。 “车班班,入河间,河间姹女工数钱”。 却不知先帝入京时,可有此等阵仗。遥想当年,皆是十里少年。 车入靖陵,山呼海啸。民众盛装列队,焚香道旁。 蓟国兼容并蓄,包罗万种。此城亦不例外。 绕城一周,再入中郭。此乃靖陵令赵商,有意为之。豪情壮志,溢于言表。譬如蓟国四百城港。大多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呕心沥血,亲力亲为。数十万吏民,上下勠力。终成正果。心中骄傲,可想而知。 如此,盘旋而上。迟入靖王陵。 仰望宫殿堆光如昼。俯瞰万家灯火阑珊。华灯初上,游人如织。随行百官,俱有荣焉。 先祖长眠之地,需沐浴斋戒。诸事不宜。 然临行时,王太后叮嘱。先祖乃享乐之君。当不避宴饮。若能勾起腹中馋虫,梦中相会。旦夕祸福,或可知也。 谨遵母亲教诲。蓟王遂命靖陵令赵商。于东西偏殿设宴。然今夜注定无眠。 上陵礼,通常多祭祀先帝。比如灵帝在位,祭桓帝。少帝继位,改祭灵帝。以此类推。然蓟王祖上,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直至少复祖爵。百余年,皆无王出。故国中大儒谏言,当略过列祖,直追先祖。其用意,不言而喻。此举,亦可比光武。 蓟王从谏如流。于是上陵礼,只祭中山靖王。 靖陵令赵商精心布置,准备许久。夜宴俭奢得当,亦合时宜。通宵达旦,待“昼漏四十八分六,夜漏五十三分八”。蓟王罢筵,百官列队,行上陵礼。 稍后还行成妇礼。收秦后入家门。 直至礼毕。 一言蔽之。靖王陵,亦是奇观。凡有奇观,必得大利。利大则无往不利。 稍后,蓟王携百官、四姓亲家妇女、外国朝者侍子等,循路下山,返回王都。 城中百姓,扶老携幼,齐来相送。靖陵令赵商,恭送至县界。 一日往返,经久不衰。不世明主,百姓思之不忘。 正当蓟国上陵车队,挑灯夜行。 开年礼毕。董卓沐浴薰蒸,车驾入城。赴阳安长公主宴。 长公主与不其侯,连生数子,足见伉俪情深。唯有一女,虽是庶出,却视为掌上明珠。有京中大相者言,此女贵不可言。 言之凿凿。不其侯夫妇,深信不疑。 “丞相,不其侯府至矣。”车外牛辅,抵窗言道。 “哦。” “中门大开,长公主亲出相迎。”牛辅依次看过:“别无异常。” “甚好。”董卓遂下车相见。 “老臣,拜见长公主。”董卓先礼。 “丞相免礼。”长公主和颜悦色:“请入府一叙。”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