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相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的日常   不出所料。   西河少女派,已投靠西王母。此来亦无恶意,乃为传个消息。   或有人问。既无恶意,何不现身说法。因何要趁夜而来,翻墙入室。暗行不轨。   所谓“蛇有蛇道,鼠有鼠路”。若如寻常人等那般,青天白日,自入宫门拜见。何以彰显仙门之神通。   若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场春梦了无痕,醒来却历历皆在目,记忆犹鲜新。   夜有所梦,日有所思。待日间,询问左右:昨日梦中情景如何如何。   便有博学多才之人,为其解梦:此乃如何如何。   一问一答,方才引出正主。而后大张旗鼓,遣使团出访寻仙。历尽千辛万苦,踏遍万水千山。终得如愿以偿,寻着真仙。万千小心,请回真仙。极尽礼遇之能事。   按此套路,才是仙门正道。历朝历代,仙门行事,大多如此。   一言蔽之:入梦、解梦、寻梦、追梦、美梦成真。   此套路,早已约定俗成,屡试不爽。   当世西王母,萧规曹随,亦按此路数行事。岂料还未来及入梦,门人便折在了同道之手。   呜呼哀哉。何其不幸哉。蓟王断不可等闲视之哉。   相者刘良,并术士刘惇,双双北上,登黄金台,入四方馆。   拜见大相师朱建平。举入四方寺,为四海馆(术)士。稍作休整,遂西去大震关,随左仙人习练仙术。寒来暑往,终得大成。成为四方寺新一代翘楚。   天下板荡,悖逆纲常。牛鬼蛇神,纷纷出世。只为抢夺先机,再分一杯羹。   此乃乱世之兆也。   蓟王爱民如子,行未雨绸缪。广募天下奇人异士,护国之安危。亦是上善之举。自无可厚非。大汉虽有王充门徒,神灭无鬼。然芸芸众生,却深信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乃时代之局限。非人力能强求。   逆天行事,天必谴之。王莽故事,便是前车之鉴。   史上,孙曹刘三足鼎立。三家霸主之兴亡,似皆与仙门隐隐相关。戏曹孟德之左慈,咒小霸王之于吉,曾为刘备卜问夷陵之战吉凶之李意。皆隐约见于野史。足可证明。   如前所说。华夏仙门介入华夏历史之进程,或远超后世想象。   江湖传闻。能挡西王母者,唯巫山神女一人耳。   亲身经历“巫山云雨术”的一众女仙,及蓟王刘备本人。皆深有体会。幻术着实,霸道。   左慈曾进密言,田圣入门太晚,天资一般,不过习得皮毛。还入不了法眼。若是神女亲施云雨,一干人等当朝思暮想,情根深种。此生再不做他想。   幸得田圣先施。日后蓟王再见神女,便不会被轻易迷惑,丧失心智。   按照刘备的理解,当是产生了“精神免疫”。果然“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既是西河少女门人,自无需蓟王施刑。问过详情,知其未曾隐瞒,这便放归。   即知西河(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