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楚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从大楚疆域来看,楚江刚好将大楚一分为二。南北相隔。 而作为农业上来说,此江以北,楚人多种小麦,而以南,则以水稻为主。 大楚南北划分的区别也就是这条河南北的区别,而大楚的风俗、民情也就由这条河流的南北来划分开。 北人向来看不起南人,认为南人多了些女人般的阴柔,少了点男人的阳刚。 南人则对北人的看法不屑一顾,觉得北地汉子太过凶悍,有失圣贤之教。 不过就算南北两方再怎样争论,在庙堂大人物眼中不过就是小孩子过家家罢了。 在天机阁布的当世十大高手中,南北双方大致持平。 而在朝廷敕封的四位军侯,十二位王侯中,至少有三分之二都是北人。 有趣的是,朝中正三品以上的文官,则是几乎全是南人。 所以就有了文南武北的说法, …… …… 站在船头的叶如晦依然是一身棉衣,不过头上还多了一顶毡帽。 在到达青山郡之后,他向云姝打听好渡口的位置后,就离开了。 一路上被云姝折磨的够呛的叶如晦直接就拒绝了云姝让他去她家里做客的想法。 到现在,叶如晦对于自己遇到的第一个江湖女侠。还是一脸无奈。 在同路的一天一夜中。大到国事,小到她买了几份胭脂她都与叶如晦有过深入的交流。 而对于叶如晦来讲,他实在不明白为了她关心的事情有这么多。 所以在和她分开后,他破天荒的有种放松的感觉。 此刻的他正聚精会神的听着撑船的大爷给他讲这南北之间的差异。 这些都是他没听过的,虽然这些东西他的老师肯定知道,不过以他老师的性格,会给他讲这么无聊的东西么? 所以一切都得学。 叶如晦看了看在船尾一个人读着《蒙》的小男孩,叶如晦叹了口气。 当时在渡口的时候,船不止一艘,叶如晦当时已经上了一个中年男人的船。 那时候男子看了看叶如晦,对他说,让他能不能去乘那个大爷的船。 叶如晦当时笑着说,怎么,那大爷是你亲戚? 男子笑了笑,说要是论辈分,自己还得真叫他一声二大爷,不过自己和他还真没关系。 只是老人的儿媳妇前些年因为嫌弃他儿子穷,于是就一走了之了。 而老人的儿子因为一时想不开,直接就跳进这河里去了,老人一个人带着小孙子相依为命,我家里有婆娘管着,自己也没银子,只是把客人都推给老人。 叶如晦听到这里就已经下船,转身上了老人那略显破旧的船。 不然此时也没有叶如晦教孩子读书的事了, 孩子没上过学堂,只在村里的私塾门口听过两天,私塾的教书先生对此没有什么看法,反倒是那些孩子一脸嫌弃的样子让这个孩子誓再也不去私塾,不过那个老师(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