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站一共只有7名正式员工,当然,还有四五个临时工。 就这么屁大点的地儿,大小领导有四个,一个正的,三个副的。 平时正职站长黄站长是不怎么来的,除非有什么联合行动或者什么领导路过视察时,黄站长才会坚守岗位,至于他干什么去了,没人敢问。 赵姓副站长是黄站长的铁子,一切大小事务都是赵站长处理,当然,有什么决断不了的事儿,他会向老黄通个气,让老黄拿个主意。 抓、放记者这个事儿,老赵心里一直不大踏实。 人家是个记者,他担心的就是人家已经掌握了材料。 问过下边人了,那个姓严的确是连续来过几天了,也就是说人家手里很大可能是有东西。 放人,然后让麻子他们动手,想把东西要过来,这是他的主意,反正老赵同志相信,正常渠道是没可能的。 非常时期,使用非常手段,这是老黄多次开会时提过的。 过去这么半天了,麻子打过一个电话,似乎有些棘手,对方来了不少人,不像好惹的。 老赵真吃不住劲儿了。 要光是一个记者,不应该这样,记者会走正常渠道反映问题,而不是弄来一帮人打擂台。 针对前苏车队,也是赵站长亲自布置的,一开始,他真没把那些外地乡下人当回事儿。 瞅着当前的架势,人家似乎不服,而且很不服。 复杂了。 老赵同志认为他最大的失误在于没有事先和黄站长通气,自己就做主了。 可眼下,这个电话打不打呢? 副站长手里握着电话,拿不定主意。 电话响了,老赵差点手哆嗦了,稳住心神,接听,不一会儿,老赵脸色好看多了,这才像话。 电话还是麻子打来的。 对方还是走的正常途径,报警了。 没有妖蛾子就好,正常渠道好,就怕对方玩儿邪的。 不受控制的事儿才是大事儿。 检查站是块所有人都盯着的肥肉,哪个不想咬一口。 黄站长能够稳稳坐在这个位置上,老赵也认真的研究过,得出的结论就是老黄会分享。 不吃独食儿,搁谁说,都是老黄懂事儿,会做人。 凭着往日里的关系,老赵相信,警察会处理好,那个记者应该不会有什么机会了。 大不了自己这边儿表个态,以后前苏的车队不再享受特殊照顾就得了。 记者来,不也是为前苏出头吗? 乱糟糟的情形中,赵副站长能够想通那么多,着实不容易,松仁般大小的脑子,也有爆发小宇宙的时候。 他分析的也算有道理,记者是记者,但仅仅是滨城一个地方小报,甚至连滨城都没多少发行量,这里是京城,没什么大不了的。 老赵底气又回来了。 警察是镇里派出所的,他们接到市局报警平台的通知,就知道是检查站出乱子了。 平时关系算不错,好处没少拿,遇(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