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东宫内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回答是孟秋如何也预料不及的。   她一面亲近燕承南,一面又清楚自个儿对他的影响有多大。   少年郎乍见像是天边月,高高悬在云端,触不可及。可等到与他熟悉了,这才发觉,他分明是窗下雪、栏边竹。   他也还沾染着人间烟火气。   孟秋仗着他心软,有意无意的,难免会得寸进尺。尽管大多是为他好。   临到此时此刻,她方才恍如初醒般,觉出不妥与后悔的想法。她忍不住有些慌张,片刻过后,又了然的沉默住。   她隐隐约约地清楚,燕承南所想的,乃至所做的,到底是和她期望的那样背道而驰了。   “殿下……”她低声唤着,有意质问,却半个字儿都讲不出。堵在喉间,闷得她很是难受。她似有似无的察觉出,她的无心之失,大抵是燕承南的有意为之。   影响是相互的。   燕承南垂着眉睫,面色平淡,教人看不出什么破绽,宛若春色里波澜不惊的太清池,映着一道清亮的月弧,沉沉静静。他说,“你不该待在宫里,出去也好。”   他堪称□□专断的定下这件事,并不容许孟秋拒绝,也不留给她抉择的余地。   在木已成舟后,他对孟秋的态度足可看见的,和缓了。   毕竟至多也不过最后一日的光景,燕承南决意将她送出宫,这一别,往后怕是都不得见。但倚仗着前不久陈文君赠予的铺子,想必她过得不差于如今。   与此同时,他与庄大人的谋算依旧按部就班。   柳氏并非涓滴不遗,起码在利用敬妃一事上,她还是被揪住了尾巴尖儿。   敬妃除却美貌和家世,心机与头脑也是有的。在与柳氏交涉间,敬妃私自留下两人来往密信,虽并无甚么要紧的内容,却点名道姓的表明,两人在此事上来往频繁,很有交情。   若非皇帝下手过重,不留任何情面也不由敬妃分说,直截就将这一大家子杀的杀、罚的罚,想来敬妃也不至于被柳氏当机立断地,灭了口。   信件几经辗转,从敬妃贴身侍婢手里被夺取,送往宫外的途中又遭庄大人半路拦截,再遮遮掩掩,送至燕承南所在的东宫内。   留待封妃大典当日,揭露于众目睽睽之下。   这是他们早已计划好的。更唯恐柳氏谲诈多端,又生变故,庄大人另将往年间柳家一案旧事重提。乃至收下柳氏做义女的安郡王,也被选出几样错处,写入奏折,联合几个文官,只等递去御案上加以弹劾。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与之相反的,是燕承南沉稳如常的平静姿态。孟秋和他日夜相伴,却不曾从他身上察觉出哪怕一丝半毫的风声。   她并不晓得燕承南对柳氏的安排,还在忧心忡忡的想着,应当如何让他回心转意,好让自个儿(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