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菌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警队的技术人员一个个加班加点,连喝口水的时间都省下,紧赶慢赶的检测现场的遗留物。   韩默默案件是本月出现的第二起命案,第一起是李艳芳。   在这个还算平静的城市里,命案算是个大涟漪了。   接连出现两位女性被害人,并且有是连环杀人案件的嫌疑,难免引起民众的担心。   按照一般的刑事侦查规律,需得连续出现三起或以上的死亡或伤害案件,才会考虑立为连环杀人案件进行调查。   在同一片区,或有相似的犯案手法特征、行凶者留下的具有个人特征色彩的标志。   李艳芳和韩默默的死因、死亡状态都大不相同,二人的职业,生活也都没有相关联的地方。   两人在生前,都处于失踪状态。都有于正常社会分隔的情况。韩默默和李艳芳体内都残留有麻醉剂,虽然是不一样的两种麻醉手段,但这也可以成为一个相似点。   还有一点,他们都曾遇见过一个,戴着猫妖面具的男人。   并且……还有车晓。   算是未遂的第二起案件。   那么韩默默就是第三起。   连环杀人案,是可以成立的。   一般情况下,没有警察会喜欢接手连环杀人案。他们宁可当作普通的杀人案件调查。   毕竟,与其他杀人案件相比,连环杀手更加冷血暴力,狡猾残酷。   连环杀人案件的凶手,每一次犯案杀人,都给追踪的警察们留下来了他的踪迹线索,为警察抓住凶手加了速。但每一次线索出现,就意味着又有一名被害人死亡。   犯案越多,警察掌握的凶手情况就越多,肖像侧写越准确。   除了李艳芳,韩默默,那些未找到的失踪者们也有成为被害人的可能性。   连环杀人案的恶性在于,凶手会在一件一件案件的积累下,杀人的欲望更加浓烈,对鲜血的嗜好,屠杀的快感越来越充斥着他。   凶手会逐渐丧失对于任何行为人的善恶约束、道德伦理观念,长时间游离于自然社会之外,犹如恶鬼一般。   但连环杀人案,越久越不好抓。能够掌握嫌疑人的情况,也会暴露追捕的弱点。一直以来,警方在明,凶手在暗,想要抓住这种未曾碰面的“熟人”可不是什么易事。   车翰林委托白琳和周东汉调查的那些白色粉末已经查清楚了。   与车翰林的猜想一致。   车晓家中的白色粉末、韩默默体内的麻醉成分、还有韩默默店铺内发现的粉末,三者都为同一种东西,孢子。   “车前辈,已经查明了。”   “这种孢子的来源是致幻型毒菌。”   “学名是半卵型斑褶菇。腐生菌”   白琳告诉车翰林。   “分布范围嘛。”   “在咱们国内,这种菌本来大多分布在陕西、新疆、青藏地区。”   “但是现在,哪里都可能有,山里、水边、都能长。”   车翰林皱了皱眉头,思考着。(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