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半酣了。 “这清倌儿怎么回事,给脸了!?”黄清宁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气冲冲的道,醉意的脸上,有些涨红,“人呢?到现在都不来,叫我李兄弟在这等着不成?什么玩意,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来人,去叫人,敢迟疑半拍,给我绑来。” “哎。”旁人正想劝阻。 远处,一艘花船而来,二楼处,隐约一芊芊女子,隔着帘幕,露出一张风姿绰约的身子,好一个绝美的身影。 人未到,先抚琴。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 “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红唇轻启,花船还离得很远,一行轻乐就已经飘来,一时间,整个岸边的公子们,齐齐就无声了。 李文逐渐闭上眼睛,只有两根手指,轻轻的敲打着节拍,一时间,天地间就只有这个音律,在空气中飘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 音律颇为哀伤,带着一丝丝的哀伤之意,这一片的人听了,却直接全安静了。 十指青葱拨弦,片刻,音韵止。 放眼看去,整个码头上,这一群公子们,齐齐无声,似乎还在聆听一般,片刻安静,似乎有绕梁三尺的感觉,这个时候,船正好开至。 花船上,一芊芊身影抱着琴起身,隔着帘幕,躬身道,“秦儿见过李公子,给公子赔罪了。” 一番话,这满船的人,这才似乎如梦初醒一般,徐徐的睁开了眼睛,齐齐叹气,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秦儿,不负临江阁第一清倌儿之名,而李文也是一脸的惊叹。 今天,李文算是长见识了,沉声了一下,李文道,“卓文君的词,曲调甚是哀伤,你自己编的曲吗?” “公子也懂琴吗?小女子让公子见笑了。” 那清倌儿再次一躬身,这才坐了回去。 黄清宁一阵哈哈大笑,拍着李文的肩道,“怎么样,这清倌儿,一万白银,才能在楼下听一曲,十万两,甚至请不出来见一面。” “这次为你李公子的大名,分文不取,前来献曲,兄弟这可是羡慕你啊。” 李文愕然,抬起头,只看到远处那花船那,秦儿的目光,似乎隔着江面与帷幕,灼灼的盯着自己,见李文看来,这才移开目光。 李文轻咳一声,低头用喝酒掩饰神态,“哪有,说笑了。” “嘿。”黄清宁低下头,用胳膊戳了戳李文,贼兮兮道,“真不与你开玩笑。兄弟我在这沧州,唯独拿不下的,就只有这秦儿。” “我在她身上,花了不下于一百万银子,却连一面都见不到,说是这秦儿背景极(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