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从小在寺院长大,可早年师父常年云游在外,大师兄武功都是跟三师叔学来的,而在佛学修为与为人处世上,更偏向于方丈师伯,所以他们师徒关系其实并不是很亲密。 二师兄与三师兄少年入山,也没得到师父的多少教导。 唯有缘行,以五岁之身伴在师父身边,直到受大戒后方才分别,足有十六年。师父是将他当衣钵弟子教导的。 可以说,缘行是几个师兄弟中最受宠,也是最了解师父为人的。 不免想到了小时候,可能因为身体年纪小,师父成日将他带在身旁,少有分离,悉心教导。 只要是人,哪能不犯错呢?于是,跪香、罚站、清扫净房等等处罚,他都受过,但是很少挨打。 直到十五岁那年,师父突然问他是否习惯当个僧人,还有没有还俗的心思。 缘行那时已经认命,更习惯了寺院的清苦生活,没犹豫直接回答:“不想还俗。” 师父当时显得特别高兴,缘行看他高兴便也跟着傻乐起来,结果就悲剧了。 这日过后,师父手上总提着根棍子,一旦缘行背诵经文有了错处,他老人家看都不看,反手劈头盖脸敲一顿。 礼佛时有一丝怠慢,又是劈头盖脸敲一顿。 做佛事时偷懒犯困,依然劈头盖脸敲一顿。 缘行不服,申辩几句,他那还俗不久的三师兄以前可是皮多了,也没见师父这么对待。 师父骂:“你与他能一样吗?”说罢,继续劈头盖脸敲一顿。 不过,师父也不是什么都管,对一般小节并不在意,就算稍微犯了戒律,他也不会如对待佛事那般大动肝火。 例如,小时候缘行与三师兄互相捉弄,他就很少去管。三师兄还俗后,缘行与小沙弥经常谈笑聊些段子?只要不是荤段子?他就不理会。因为功课累了偷偷躲起来弹琵琶,师父也装着没看见。 缘行思想成熟?并非处于叛逆期的少年人?发现这种规律后,做事自然小心谨慎。可能挨打受骂多了?他心里了解了师父的真正用意,到后来?师父再骂他?他脸上竟然完全没了过去的困窘神色,笑嘻嘻的。 师父深深看他好久,才满意点头,自那以后?缘行便再没有挨过打。 可是?时隔十年再次回山,竟然又要重新过上挨罚的日子,是因为自己佛法进境缓慢吗? 又是午饭时间,善果早早走了,缘行手摸着肚子?低声叹气,他已经做好再饿一天的准备了。 不是他傻?午餐就在眼前,他只要一抬脚便能取到?不,凭他的暗器功夫?两颗石子便能将瓦钵击打到面前?只需手上用些力气?便有漏洞可钻。 他猜测到了师父的用意。可毕竟离山十年,师父并不了解自己。 “你就不怕你师父真不给你饭吃?还是你笃定他不会让你饿死?”金蝉这时突然出现。 “这(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