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德十五年。八月初一。晨 紫禁城玄武门前的甬道上一身着青服的美妇,急匆匆的向宣武门跑去。脚步匆忙但磕落青石却未有一丝声响。在美妇身后百米远处,还跟着两个神色匆忙的婢女,一婢女手中拿着一双葱绿色的鞋子,另一人怀捧着衣衫和头饰。 “刘娘娘请留步!” 守门的“大汉将军”(注:明朝锦衣卫的一种)伸手拦截。 “放肆,本宫你也敢拦?”美妇气喘嘘嘘怒目而视。 左手边的锦衣卫拱手低头道:“娘娘,这是皇上的旨意,圣上交代,如果娘娘前来,就请娘娘回豹房侯旨!” 这时两个怀抱衣物的婢女也已跟了上来,那个捧着鞋子的见娘娘站住急忙上前,为其穿鞋,但却被美妇踢开,另一婢女在一旁小声道:“娘娘,面圣不可不修仪,您还是……” 美妇不理会两个跟来的婢女,指着面前的大汉将军道:“你等也有资格传圣上口谕嘛?我看谁敢拦我。”随后拔下头上的御赐金钗拿到手中。举着就往宣武门中走去。 门前站班的大汉将军知这是御赐之物,都急忙跪倒,口称万岁。 就在美妇迈进宣武门门洞之时,忽然一个太监从宫内小跑而来。 “刘娘娘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国事缠身,无暇估养双雕。命刘娘娘为朕好生照看。每日必三食生肉。四饮,不得有误。钦赐!”老太监读完圣旨,口里喊着不停的喊着哎呦呦,“快扶娘娘起来,没想竟然在这就遇到娘娘宣旨了,地气重可别伤了娘娘的身子!” “谷公公,我要面圣!”美妇跪在地上并没有伸手接旨。 那姓谷的公公双眼眯缝,两个嘴角一翘又哎呦呦了一声,随后接着说:“刘娘娘,您现在这个装束如何面圣啊,圣旨里说的清楚,皇上让您去照看双雕,快些接旨吧!” 美妇无奈只得接过圣旨。见美妇将圣旨接过,跪在她身后的两个婢女急忙起身上前相扶。 “关了四门,今日无早朝,遣回来朝议的官员!”谷公公先给美妇深鞠一躬。随后转身边说边行。 那美妇一直看到朱红色的大门完全关闭后也没有移动一下。两个婢女抱着东西站在一旁不敢说话。 “况儿!”她口中轻声的叨念,随后看了一下手中的御赐金钗和圣旨,深深的吸了口气,仿佛下了很大决心一般,转身而去。 明正德十五年。八月十三夜 “他娘的怎么突然起雾了!”两根长杆灯高挑。左侧挑灯的侍卫抱怨这突如其来的大雾。 右侧的长杆左右晃动了一番。浓雾之下可见度不过三米,灯笼之光被迷雾包裹显得昏暗异常。 “三所的那些人精不会趁着大雾突起不来换班吧?前几天降雨他们就晚来了半个时辰。” 紫禁城内,日夜三班岗,十丈不断人,此时午夜已过(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