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白君曰所料。 陆行舟此举,就是要逼誉王动手。 因为他没有时间慢慢去调查。 距离秋分,只剩下一个多月。 以密谍司和亢龙卫现在的人手,很难把事情查个通透。 他又不想退而求其次。 只扳倒誉王这个主谋。 那样不足以彰显他的手段。 不足以让陛下彻底放权。 他要把誉王一脉所有的人连根都抽出来,献给陛下。 至于是否要全部铲除,那就是陛下的事情了。 之所以用这种冒险的计策。 是因为。 誉王如果真的要情急动手的话,必然府内动作连连。 而那名亢龙卫安插在誉王府的探子,就算得不到准确的消息,也能观察出一二。 陆行舟就打算靠着这一二。 搏一次。 “内廷,边军,朝臣,或许还有外敌番邦。” 陆行舟靠在书桌后面的座椅上,翻看着手中那份卷宗。 就是誉王府的探子送过来的那份。 汪亭拿走抄写过后。 又给他送了回来。 正午的阳光从窗户那里射进来,照耀在桌子上。 笔墨纸砚上。 给人安静祥和的感觉。 夏日的午时,没有什么声音。 只有陆行舟慢慢翻动卷宗的唰唰声。 一边翻动。 他一边推测。 从这份卷宗里面,推测已经被誉王纳入麾下的人物。 之前陆行舟就说过。 誉王要保证自己能够成为辅政王,必须要陛下在几位皇子没成长起来时归天。 那必然要有内应。 解决陛下。 陆行舟知道,这个人肯定不是李因缘。 那么现在那个内应,应该还存在于内廷之中,伺机而动。 如果誉王仓促动手谋反。 这个内应,很可能会有所动作的。 “这几年以来,和誉王有过交集的内廷之人,也不多。” “难道是御马监的这位?” 陆行舟在食指轻轻的点在了卷宗的一行文字上。 御马监宋昭。 宋公公。 内廷里面能够威胁陛下的,似乎也只剩这位了。 但这位和誉王之间。 只有一次接触。 便是誉王抱恙,宋昭承陛下的命令,来过誉王府探望。 仅仅一次? 两人联手的可能性比较小。 “或许,李因缘当初也帮他在内廷里牵了线?只是没有被咱家发现?” 陆行舟的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 目前送来的消息着实有限。 他实在猜不出来。 不过,内廷里的那条线他猜不到,但边军这条线他却是能够猜到的。 滇南边军无疑。 因为这支边军原本就是誉王亲手打造出来的。 当年为了平定南疆之乱,誉王在贵云城坐镇了三年。 里面不少的将领,甚至连那位滇南大将军,都是誉王亲自向皇帝举荐的。 后来。 滇南形势稍微平缓。 誉王便为了避嫌,卸印回长安。 陛下原本有意拆解滇南边军,但却因为那边局势的原因,一直没有大动。 只是把它们由(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