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还未进长安。 还在路上。 长安城里已经开始酝酿针对东厂的风暴了。 或许,针对的不是东厂。 而是单纯的针对陆行舟。 民间开始有人再一次讨论起了当初苏定邦和沈秋鸿之死。 人们义愤填膺的说,都是陆行舟逼死的。 而朝堂之上,随着御史台陈光禄的带头,也是开始有诸多的人上奏弹劾陆行舟。 有人说,他乱用职权,逼死大儒。 有人说,他野心昭昭,在固城施展什么新政,大不敬。 也有人说,他插手边军。 更有人说,他和草原人勾结。 等等。 无论真的假的,无数的奏折像是雪片一样飞到了老皇帝的桌子上。 朝廷里的文武百官,义愤填膺。 长安城里的人们,也是议论纷纷。 突然之间。 陆行舟就好像是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老鼠。 就连那往日里威严深重,不敢有人轻易靠近的这东厂府衙,也是受到了一些影响。 竟然有人暗中在府衙门口扔了臭鸡蛋。 而这种气氛酝酿了大概两日后。 陆行舟终于是回长安了。 东厂的车驾,从东华门进入了东厂府衙。 东华门,如今还是东厂的特许。 只有东厂的人能够从这道门前经过,而这座门,也是基本上掌控在东厂的人手中。 “参见督主。” 如今陈慷还在外面,在关陇边军那里,协助铲除草原上的内奸。 没有来得及赶回来。 而汪亭为了躲开这次针对东厂的风波,也是没有立刻回长安。 他们就像是什么也不知道一样。 继续在外面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酝酿的气氛,倒是对得起咱家。” 陆行舟这时候已经是回到了东厂府衙。 正在两名手下的伺候下,更换身上的衣服。 刚刚回长安,他需要是去见皇帝的。 但又不能带着这一身的风尘仆仆过去,所以,要换上崭新的蟒龙袍。 如今能够留在陆行舟身边伺候的,也算的上是心腹。 但当着这两人的面。 陆行舟也没有太多说什么。 他只是在心里冷笑。 刚刚从东华门进入长安城,然后一路走到这东厂府衙的路上,陆行舟就遇到了一些麻烦。 他看到地上散落着一些白纸。 白纸上,墨迹斑斑。 写的都是指责自己的话。 想来,是有人特意放在这条路上,特意放在这里,就等着自己回来的时候,给自己看的。 如果是以往。 定然没有人敢这般公然挑衅自己的权威。 但今日,却不一样了。 看来,这朝廷里的气氛,也已经被陛下酝酿的差不多了。 “督主,换好了。” 陆行舟心中思量的时候,两名番役小声说道。 应该是察觉到了什么,这两个番役面对陆行舟的时候,气氛也是有些怪异。 有紧张。 也有些担心。 但同时,还有些敬而远之的意思。 陆行舟能够明白。 这两(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