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 是蜀地数一数二的繁华之地。 它前接石泉,后接广元,是联通蜀地和中原的一道关键之城。 过了汉中,再往里走三百里。 中间经过一个广元。 就是沧江口。 船渡沧江口,便是进入了蜀中。 也就是蜀地中央。 可以说。 汉中和广元二城,就是蜀中的经济命脉之城。 外面的各种货物,只有通过这里,才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中原。 而中原的货物,也只有通过这里,才方便进入蜀中。 经济而便利。 至于东面的云贵之线。 首先是远。 其次,还要被云州,贵州等地的人中间扒一层皮。 这货物无论是出蜀中还是进蜀中,成本都很高。 所以,除非没有选择。 一般不会有人商人走云贵之线。 卢家坐镇蜀地多年,自然也是知道这汉中和广元二城的重要性。 所以,多年以来。 一直都是竭尽全力地维护,发展,并巩固卢家在这两地地势力。 多年的努力之下。 这里自然是一家卢姓独大。 不过。 卢姓虽然独大,虽然根深蒂固,虽然一手遮天,但却并不是没有任何反对力量的。 有些人,苦卢家久矣。 一直在寻找机会,挣脱卢家摆下的这世代牢笼。 比如。 光明教。 这光明教,原本起源于一个叫做光明私塾的地方。 这私塾里面有一位先生。 叫做沈光明。 他原本是一位秀才,当年也是破有大才,聪慧无比。 中举,入京赶考,都是不在话下。 入朝为官探囊取物。 但因为卢家的种种限制,他三番五次的府试都是被无缘无故的砍了下来。 他一直考了八年。 八年,都没办法过府试。 没办法入京。 最终,心灰意冷,在这汉中城谋了一座私塾,然后做起了教书的事情。 不过他教书,和别人教书不同。 他三教九流,什么人的孩子都收。 没钱,没关系。 乞丐,没关系。 哪怕是罪犯之后,他也收。 只要你肯读书识字,这位沈光明沈先生,便是一律收入私塾。 短短三年。 他这里出去了三批学生。 这些学生渗透到了汉中城的各个行业。 又过了三年。 这些学生开始崭露头角。 并形成了一股显著的力量。 而光明私塾。 也是随着这些学生的显露,逐渐为人们所知。 这引起了卢家的注意。 因为。 一直以来。 整个汉中,广元,甚至整个蜀地的私塾,都是卢家来掌控的。 里面的学生也是他们所控制的。 他们所教育的。 掌控了教育。 也就是掌控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掌控了一代又一代的,蜀地的精英。 这是卢家能够在蜀地根深蒂固的最根本原因。 光明私塾的出现,威胁到了卢家的根本。 而且。 还是真正颠覆的那种。 毕竟,沈光明三教九流皆收,很多人都(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