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茹这个大胆的想法,让毛胡子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市里的日报还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恢复出版,报纸只有四个版面,通常是大篇幅的引用央媒的重大新闻通讯和长篇报道,偶尔会刊登一下读者来信,再就是有大约三分之一个版面,会登一些通知、讣告之类。 就连市里的新闻都不多,有的时候一些机关单位开民主生活会,学习的时候,就直接拿份报纸读一下就可以了。 之前,报纸内容还丰富的时候,也曾经刊登过广告,不过,那也是十来年前的事情了。 他们谁都不确定,现在的报纸是不是有这个功能?也不知道报纸会不会给他们这样的个体户刊登广告。 “我回头打个电话给小顾,问问他,应该会清楚一些。”江云川说。 “不急,不急,真得假不了,假得也成不了真。大伙还是没有吃过我们的正品,说明咱们的市场开拓还是不够好。”陶茹又笑了。 “现在多少地方的领导都已经吃过咱们家的东西了,就是这样还说市场开拓不够好,我们现在的生产力都已经快生产不过来了。”毛胡子觉得有点不服气。 “永远都是供不应求才好,要是供大于求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那你说咱们怎么办?” “你们有没有统计过一周的七天里,长途车站的旅客哪一天人最多?” “周一,周五和周六,周日。”毛胡子忙说。 “我打算再腾出点人手来,在这几天到长途车站附近继续摆个摊。这个摊上不止要有咱们的主打产品,还要有试吃的产品。” “就跟火车站外头那些卖小吃的摊子一样?”毛胡子想了想,问道。 “差不多,就是那些坐长途车的人只要走过来,闻到咱们这里卖的东西的香气,就忍不住会饿,肯定会掏钱买了车上吃。” “长途车的旅客是从各个地方来的,带了咱们的东西回去,自然就会把正经的味道给带回去了。”江云川不由得点头。 “说的不错,将来以后这长途车的线路会越来越长,不光只有市内和省内的车,还会有跨省的车来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自然就把咱们这个当成一个地区的土特产带出去了。” “可是现在咱们人还够吗?” “那个地方只卖最方便的食物,比方说包子,卤蛋打好真空包装的卤肉,芝麻烧饼等等。” 陶茹连说带比划,江云川和毛胡子都听得很认真。 “我现在觉得,你真是满肚子都是做买卖的主意。” 听完她说的,毛胡子突然就不愁了。 陶茹说得没错,为啥有假冒产品?还不是因为很多人,只听过别人口中的传言,但却没有亲口品尝过,那就只能上当。 如果越来越多的人,把他们的产品当成特产带出白云公社,让更多的人亲口品尝过。 假冒产品的质量和口味都不行,他(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