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主人想请大人去一个地方。” “什么地方?” “大人去了就知道了!” “阁下请回!” “大人就不想知道我家主人想请大人做什么?” “见不得光的人,见不得光的事。” “大人确定不去?” “回去告诉淳于越,公子千寻比他想象的更恐怖,恕本相不参与了!” 咸阳阴暗下的对话无人知晓,似乎是未曾发生,却又已经发生。 “他拒绝了?”淳于越府中,淳于越听着下属的回报,他知道,以自己的能力,想要在樗里卫守护下刺杀公子寻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他需要他人相助,给他创造出这个机会,最关键的是能知道公子寻的行踪。 然而,樗里寻的出行安排是由樗里卫安排的,整個樗里卫都是樗里寻的亲信,根本安插不进外人,因此,他们也无法获得有效的樗里卫的防守情况。 可是,他们弄不到樗里卫的防守,但是却可以通过一些人,一些事,提前去规划,让樗里寻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出现。 一旦能限制住时间和地点,他们也就能创造出没有樗里卫防守的环境。 整个帝国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很多,但是也很少,除了陛下、太子扶苏剩下的就是丞相府和国尉府。 樗里寻奉命赐姓和巡狩天下,使得他的一切行程都是要在国尉府和丞相府报备的。 什么时候去到什么地方,走哪条路线,身边有什么人陪同,这些都是有着详细规划的。 而负责这一切的就是宗正和太庙,作为更上一层的丞相府也是有这个资格知晓的。 淳于越想的就是拉李斯入伙,因为李斯也是儒家出来的,虽然如今是法家,可是授业之恩,李斯如何能拒绝? 只是,淳于越没想到李斯拒绝了,还猜到背后的人是自己,更知道自己是想刺杀公子寻。 “一群腐儒!”丞相府中,李斯看着政务文书,冰冷一笑。 李斯师从荀子,韩非也师从荀子,韩非的五蠹未尝不是受到荀子的影响而成就的。 韩非认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未必只是韩非的思想,同时也可能是荀子一脉的思想。 因此,李斯也是受到了同样的影响。 在成为秦国丞相之后,李斯为帝国的集权,设计了巨大的蓝图,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收天下之书,聚之咸阳,灭六国历史和文字,天下行篆文。 这么做何尝不是在防着儒家,因为天下之言,众生之口,皆出于儒,儒家掌握着天下最浩瀚的经文。 董狐笔,让自己成了忠臣,有了流传青史的名声,但是事实上,董狐对稳定晋国,半点用处没有,而稳定了晋国的丞相赵盾却因为董狐,被天下视为乱臣贼子。 所以,作为大秦一统后的丞相,李斯更清楚自己的名声只能自己来掌控,而不是让儒家乱写。 关键是他还(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