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之地,名山胜景最多,自来便是游人往返,络绎不绝之地。 更有神仙轶闻,数不甚数。 参上山,因有玄武之势,又有玄岳之称。 古来不少文人墨客,道士仙客来往于此,汲取胜山灵机。 参上山脚下,有一座县城,是为广华县。 因参上之地临近襄阳,此地昔年百战之地,为此周遭县城富户蓄养家丁者不少,民风彪悍。 广华县正是如此。 甚至这广华县中,还有一贾姓人家,据闻此家祖上乃是跟随梁太祖征战四方的异人,其时正领族中数百乡兵,后梁国大业未成,贾氏先祖便中道遭难。梁太祖念贾氏先祖征战之功,厚封爵位,世袭罔替,甚至因贾氏先祖乃是参上山中修行而来的缘故,还将参上山赐到贾氏门下,不觉已有数百年。 贾氏富贵,便是襄阳之地,也算勋贵人家,家中资材、门下庄户、门客更是不少。 按理来说,如此人家,即便如今世道将乱,也能自安一隅,可近来这贾氏家中,却有几分乱象。 贾氏门深户大,共有四房,如此族庭,本是香火旺盛,可自十年前,不知何故,这贾氏门中,妇人孕子便愈发难了,以至于十年来,家中嫡亲几房竟一无所出。 十年来,贾氏寻仙访道,为求人解决家中祸事,可总是一无所得。 如此时间过去,族中自然人心浮动,稳固的百年家族,也渐有了几分混乱。 不过许是家中行善不少,自积功累徳,贾氏长房大夫人三年前一日外出礼佛,偶遇一名年轻道人,直言腹中已有胎儿,只是灵机太厚,不得已降。 自此之后,大夫人肚子果然一天天大了起来。 这才使得贾氏诸旁支未敢作乱,不过如今三年过去,依旧不见夫人腹中孩子落地,旁支已渐不满,以为是宗族不愿大权旁落,故意诓人。 如今贾氏门庭,人心已渐不稳,若非这些年来老太君压着,只怕已为外人所笑。 犹是如此,老太君老迈,精力也渐不足,贾氏乱象,眼看就在当前。 这日,贾氏旁支族老,终是耐不住怨愤,领着一干旁支子弟来到了广华县城贾府院中,讨个说法。 …… “老太君,不是我等旁支不晓礼义,可若是以前安平时节倒也罢了,如今世道正乱,不知何时便生战事,我贾氏香火当紧,如是诸房再无子嗣,不管是过继还是别的法子,总好过如此耽误下去不是?我贾氏基业俱是先祖性命换取而来,如是因我等后辈缘故,至中道家落,我等死后,如何面对先祖?” 来者是贾氏族中年纪最长的族老贾春,已是古稀之年,为了贾氏宗族传承之事,这位亲自出面,可见旁支子弟心中已是半点都不愿再等了。 虽说即便过继,对于旁支之中有些人来说,也不一定轮得到好处,但挂不住主家底蕴太厚,惹人(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