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王恶真不想进长安,奈何次日又得上朝,只能在残阳照射中缓缓进入延兴门。 作为当今天下第一城,拥有百万人口的长安城,无论甚么时候都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繁华得让人沉醉。 延兴道,新昌坊与升道坊之间,一辆破旧的驴车亘在道路中间,一个披麻戴孝的娘子手足无措地看着那不肯挪动半步的倔驴。 娘子身后是三个半大的妹娃子,同样的披麻戴孝,却是神情各异。 最小的妹娃子垂髫之年,容貌清纯可人,看向那驴子的眼神有一点怯生生的。 最大那个妹娃子处于豆蔻年华,手持马鞭却远远地吆喝。 金簪之年的妹娃子脸上透着一丝这个年龄不应该有的戾气,小小的右手正握着一把短剑,一步步向那驴子走去。 “妹娃子,如果不想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趁早收了你的短剑吧。” 王恶看不下去了,出言劝阻。 这估计是看驴子不听话,准备给它来上一剑。 没有生活经验的妹娃子不知道,驴子一旦吃痛,发狂是必然的,妹娃子本身被驴子踢倒是小事,要是带着驴车闯入人群,那孽就造大发了。 护卫老牧摇晃着身子走过去,拍了几下驴子的颈部,原本闹脾气的驴子瞬间安静下来,只是抬头“儿啊”的叫唤,大脑袋往老牧身上蹭了蹭,显得煞是亲密。 老牧没有司寇屠那么凶悍,能成为王恶的护卫,靠的就是那一身驯服牲口的本事。 再凶残的牲口,在老牧面前基本能唤回神智。 昆四嘟囔着:“额上额也行。” 那娘子镇定了心神,向王恶福了一礼:“未亡人杨氏,谢过郎君相助。” 哦,杨是个大姓,叫杨氏的多了去了,王恶也没在意。 “武顺(武照、武娥)谢过郎君。” (史书记载武顺为武则天之姐,墓碑却是妹。武则天之名应该是后面才改后,前面不可能有如此霸气的名字,除非武士彟脑子打铁;媚娘之名据说是李世民所赐,虽然颇有争议,却也说明这不是其本名,所以作者用的武照。至于武则天的三妹,史无详名,作者编的武娥。) 王恶微微一怔。 好吧,不管怎样,终于直面这位历史上的狠人了。 “是应国公夫人?”王恶沉吟了一下。 “先夫正是应国公武士彟。” 杨氏姿色不错,礼仪无可挑剔。 也是,毕竟她的出身就是隋朝的宗室。 应国公武士彟就任荆州都督,听闻太上皇驾崩,抑郁而亡。 不管是真是假,史书都必须这么记载。 武士彟亡妻相里氏所产子嗣武元庆、武元爽自然是不待见杨氏这续弦,所以与堂兄弟武怀运、武惟良一道,对杨氏多有打压,甚至妄图用年幼的武顺姐妹去巴结大唐宗室。 所以,面上柔和、骨子倔强的杨氏毅然决然带着三个妹娃子返回长安,准备回(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