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安。 李承乾批阅了几份奏折,突然停了下来。 太常寺卿韦挺被任馈运使,督河北诸州钱粮供应辽东道大军及圣驾,没有行差踏错。 太仆寺少卿萧锐运河南诸州粮入海,在莱州之前遭遇到响马——也就是程咬金他们以前的老行当,三百响马朝粮车下手,武艺精湛,萧锐持刀率二百府兵鏖战,幸得莱州折冲府及时支援才免了一场大难。 这年头文武不分家,搞不好你以为的文弱官员,下一刻就上马提刀杀敌了。 身为萧瑀的长子,萧锐的胆色也是一流,关键时刻敢打敢拼。 问题在于,之前的莱州折冲府根本就不知道这股响马的存在,之后折冲府要剿匪时,却完全找不到他们的踪迹,仿佛凭空消失在世间。 “乱臣贼子!” 李承乾重重一拳砸到案上,呼吸有些急促。 “高明不可如此激动,唯有冷静,才能想到最恰当的办法。” 长孙无垢淡淡的声音响起,却立刻让李承乾恢复了宁静。 “阿娘放心,孩儿已经想到了一些办法。” 李承乾迅速批复,责成大理寺少卿孙伏伽主查此案,着千牛卫抽调一个旅帅听候孙伏伽调遣。 长孙无垢微微扬眉:“做得不错,把恰当的人放在恰当的位置,这就是一个合格的君王。” 李承乾顿时喜不自胜。 即便李承乾已经大婚了,对阿娘的意见仍然极为在意。 “铁九十七,孤命令,百骑出动,暗中调查此事。” 李承乾的声音孤零零的在大殿里回荡。 没有回应。 李承乾皱眉,加重了音调:“百骑已经可以不尊君令了么?” 角落里传来无奈的声音:“谨遵殿下令。” 不是铁九十七藐视太子,只是陛下出征前,并未将百骑的指挥权移交太子,太子指挥百骑,僭越了。 不出声,只是想悄然去调查,到时候给太子一个答复。 然而,这却引得太子不快,“不尊君令”的大帽子扣下来,旁边还有皇后娘娘不声不响的支持,铁九十七只能表态。 “高明,你该写信问候你阿耶了。”长孙无垢轻声提醒。 李承乾有点纳闷。 阿耶的状况,每三日必到的战报不是有么? “战报是战报,你不得向他问候一下,以示你的孝心么?处理朝政中的心得、疑惑,不得跟他说一声么?” 长孙无垢微微摇头。 李承乾只觉得脱离了阿耶,犹如头上搬去了一座大山,正想撒欢呢,哪里会想到这些? 真不能因此就说李承乾不孝,不信你看看后世,多少人初次脱离父母掌控,真正有能力自立时,会有多放纵。 但是,在时间的洗礼下,这些人会渐渐回到正轨上。 李承乾想了想,终于拿起纸笔,拘谨地给阿耶写信。 没办法,这就是严父后遗症。 …… 同时,李世民也接到了百骑传递过来消息。(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