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剧终

上一章 目录
  李世民冷眼静看这一切,丝毫不动容。   或许,经历了丧子之痛的皇帝,即便是整个大唐毁灭也不能让他在乎。   狠辣报复的手段,只有德太子李承乾才干得出来。   “德”字可圈可点,颇有缺啥补啥的神韵。   遇刺身亡,不过是高明早就埋下的导火索。   李承乾安葬到昭陵,就在文德皇后身旁,也算母子团聚了。   朝堂上,终于有人扯出了立储的敏感话题。   四下一打量,经过李承乾的净化,朝廷的选择余地大为缩小。   魏王李泰身为嫡次子,自然是热门中的热门,无数人欢呼雀跃着欲归其门下。   李泰在朝堂上的一个提案,让长安抖了起来。   “臣李泰,请立晋阳公主李明达为太女。”   无论诸大臣如何劝谏,李泰只是坚持这个观点。   李泰的为人有些善良、有些天真,只是做一方封疆大吏倒也罢了,若为帝王,绝非天下之福。   别人或许清楚,只是觉得帝王弱一些好控制,又或者想取而代之……   大唐已经是所有封建王朝里最开化的朝代,允许女子为官已经极其难得了,破天荒地立皇太女可谓阻力重重。   “王相以为如何?”   李世民把目光投向一直不曾言语的王恶。   “臣以为,立太女一事虽亘古未闻,但世事总是向前发展的,额们总不能贞观朝了还扛着古董直辕犁去犁田嘛。诸位大臣之意,恐怕是担心日后传承的问题,窃以为也能解决。”   “便是晋阳公主日后登基了,也请她明誓,日后嗣位于李氏子孙,即便传位于自己的亲骨肉,也必须令其改姓李,延续李氏香火。”   王恶的话让朝廷响起嗡嗡的议论声。   虽然王恶的话有点不合大家的理念,细细思量,却也不失为解决之道。   在王朝史上虽然没这个法理,不代表民间没有这先例。   赘婿就是因此而出现的。   硬要拉一个不能服众的庶子上台,立刻会纷争四起,恐怕比李承乾的后手更让大唐头疼,分崩离析也不是不可能。   吵吵嚷嚷,最后还是通过了立皇太女的事宜。   大唐没那么多官僚动不动就跪地哭嚎“祖宗之法不可改”,大唐倾向于实用、大唐擅于引领潮流、大唐敢在封建时代独行特立——虽然某些事并非好事。   连续半年,天子临朝,只为皇太女坐镇,大小事宜悉由皇太女处置。   偶尔,太女的处置会出现偏差,皇帝会及时纠正。   腊月二十五,心力交瘁的贞观天子李世民驾崩于立政殿,其后太女李明达登基,并于元旦诏告天下,改元神龙。   或许是李承乾临终的狠辣,终究让人顾虑重重,新皇登基竟平静得不起一丝涟漪。   贞观天子庙号太宗皇帝,谥号文皇帝,入昭陵与文德皇后合葬。   如韦妃一般有后的嫔妃,准许随子嗣赴藩养老。   无所出的,放感(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