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屁股淤肿; 十下,阴弘智已经奄奄一息了。 龙椅上的李世民终于结束泥雕木偶模式:“太子,不看僧面看佛面,念在阴德妃的面上,姑且饶他一命。” 后知后觉的群臣才反应过来。 为甚太子会带伤上殿,为甚皇帝会一言不发、任由太子胡来,这明摆着是让太子出气嘛! 阴弘智这个不长眼的,偏偏这时候撞上去自寻晦气,当真是没谁了。 太子好久没在朝堂上发声,这一开口,还是熟悉的味道,暴戾得吓人。 那些老跟李世民唱反调的人心头突然一震。 李世民爱惜羽毛,老想着洗去玄武门的污名,一般对大臣会手下留情。 李承乾呢? 初出茅庐的少年,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怕谁? 若是他日太子登基,臣子们还有活路吗? 气氛压抑的朝会散去,李世民在前、李承乾的銮驾在后,默契地往立政殿而去。 李承乾被抬入殿后,李世民挥手,所有宦官、宫女潮水般退去。 “高明,狐狸尾巴露出来了,想不到会是他!” “阿耶,想想就正常好吧?杀父之仇哪里会轻易放下?不过,宫里阿耶自己小心一点,谁知道阴德妃会不会有甚么动作呢?” 这父子间的对话平和之极,哪有丝毫太极殿上的怒火? 李承乾上殿,不过是个饵,一个钓出龙首东渠事件幕后黑手的饵罢了。 其实,阴弘智应该改名叫阴弘。 “王端正那里,用了这么多钢铁,鼓捣出个甚么玩意?” 李世民好奇地问。 “钢铁铺设的轨道,比民房庞大的火车,能够一次装载六万斤的车厢,十一个!除了启动慢,后面的速度不输于骏马,而且只要石炭与水充足,可以不知疲倦地跑下去。粗略估算了一下,如果有足够的财力铺设,从长安到西州,昼夜兼程,三日之内可以抵达。” 李承乾客观地陈述了自己的想法。 财力是一大问题,钢铁产量供应不上也是一大问题。 “另外,因为车载过重,所有道路必须另辟,其间需要的人力、开山的炸药也不在少数。” 李世民认真思索了一下。 炸药这东西也是由火器监制造,昆一供应炸药应该是没问题的,问题是数量庞大的炸药改为民用,如何监管? 这是一个难题。 就是如后世一般严格的监管,都时常有雷管炸鱼的事,何况是这监管制度一片空白的大唐? “火器监监正李义府,人称笑中有刀唯李猫,面上宽厚,实则记仇,一肚子的鬼主意,阿耶何不将此事丢给他?即便日后群情汹涌,也无非拿他出来祭天。” 李承乾的主意让李世民目瞪口呆。 卧槽,无情。 不过,无情才是帝王本色,说不上好或不好。 …… 阴弘智是被自家的护卫、仆从抬进府,直接送到了书房。 相识的太医被请来给他上药、(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