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恶的凶名昭彰又多了一笔记录。 再没人敢对铁路打丝毫的主意,终于在三月末,长安到洛阳段开始了试通车。 一整列火车皮的稻谷、麦子进入长安时,连一贯无情的李世民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长安为都,江山永固;洛阳为都,粮草富足。 而今,朕的长安,同样能粮草富足了! 正常人一个月大约消耗三十斤粮,火车一转就是六十万斤,可以养二万人一个月啊! (备注一下,当年供应粮的标准是33斤/人/月。) 就算一个月里,火车只能每天一个来回,粮食也足够供给六十万人! 几乎消减了长安大半的粮食压力! 李世民曾经悄悄问过王恶,将来能不能每天两趟,王恶只是笑而不语,李世民却已经心花怒放。 铁路畅通,就像一个壮汉全身的血脉畅通,这样就能积蓄更多的力量对付外敌! 不,不仅仅是装载货物! 想过吗? 日后一旦洛阳有变,长安兵马乘火车平叛,朝发夕至,对大唐的长治久安起何等重要的作用! 这可是近八百里啊! 以往凭骑兵全力赶路,至少也需要三天的时间啊! 房玄龄、高士廉则在疯狂地计算,以火车恐怖的运力,要运支撑一场国战的粮草需要多久,彻底满足赈灾的粮食又需要多久! 以现在收益与支出相抵,多久能完全回本,进入纯利阶段! 火车开始正式营运,每日的收益与支出都会明明白白地张贴到露布上,今日运行了多少路段,承载了多少货物;收取了多少运费;运行中所需的石炭多少斤,折合多少价钱;沿途维护铁路的职员、护卫队人工多少钱;相应的火车、铁轨折旧合多少钱,都明明白白的。 就连李义府的发妻都会隔几日跑来看一遍,然后满眼兴奋地回府,与李义府盘算着十贯的本钱这几天应该赚回了多少文钱。 虽然她识字不多,可每一条都写得那么清晰,还会有买了份子的人在旁边兴奋地讨论,能看不明白么? 离完全回本还很需要很久,却不再让人感到遥不可及! 一个月后,第一次分红,李义府家凭着十贯的股本分了一百文钱,直让李义府两口子欣喜若狂。 这只是开始啊! 李义府家只是众多缩影之一,对经济不太敏感的人群之一。 敏感的人群已经冲去了渭北开挖石炭了。 渭北不是单指某州、县,而是泛指渭水河以北,那里的石炭资源丰富,即便是在后世,仍旧没有挖完。 有火车做消耗,还怕石炭卖不出去吗? 渭北拉到长安火车站,还能缺了韦家的车马行? 于是,韦笑预计中要萧条下来的车马行,莫名其妙地满血复活了。 真是败也火车、成也火车。 …… 吐蕃,逻些城,王宫。 越发显得威严的松赞干布最近有点憔悴,每一根胡须都黄(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