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雪月钧打赏。) 高阳公主牵涉谋反,这可是《旧唐书》都有记载的。 《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高阳公主和《大唐西域记》执笔人高僧辩机的风月案,成为其遭受世人诟病的最大罪名。 整个史料描述详细,似乎证据确凿。 然而后代研究者发现,此史料前后矛盾,迷雾重重。 首先较早成书的《旧唐书》根本没有提及此事,宋太宗朝李昉撰写的《太平御览》中亦未高阳公主和辩机事,不知《新唐书》看到何种史料将此事编入史书。 因为《新唐书》成书于宋仁宗时期,又因所增列传多取材于本人的章奏或后人的追述,碑志石刻和各种杂史、笔记、小说都被采辑编入,故而这段史料来源较为可疑。 难怪有人说,文人无德。 书归正传,王恶还是不认为王仁能有高攀的机会,趁早死心吧。 …… 从两仪殿批阅完奏章,去东宫看了一遍正在恢复的李承乾,李世民转而去了公主院。 年幼的兕子失去阿娘,自己这个当阿耶的需要多关怀啊! 然而,公主院里并没有兕子的身影。 “怎么回事?” 李世民有些心慌。 一名宫女过来禀报:“回陛下,晋阳公主从蓝田侯那里得到了一辆自行车,去后宫东海旁的球场练车了。” 球场是马球场,但已经闲置了几年。 自行车是甚么玩意儿? 李世民有点好奇。 穿过金水河,来到球场,远远就看到一道娇小的身影在球场上驰骋,座下是一个奇形怪状的东西,李世民愣没想明白只凭借两个轮子怎么做到不倒的。 兕子的身后是有侍卫跑着跟随的,却早已不用去扶,这只不过是以防万一罢了。 看到李世民,兕子欢快地扭了一下龙头,冲到李世民侧边,捏紧刹车,单脚稳稳落地。 “阿耶,这是蓝田侯送兕子的自行车!” 李世民微笑着掏出一块帕子,给兕子擦了擦脸上的汗水。 “兕子很厉害呀!那么快就骑得稳当了。别累着了。” 这一刻,李世民不是一个杀伐果断的皇帝,只是心疼妹娃子的阿耶。 “陛下倒不用担心,妾身问过御医,多出点汗对身体有益,只是要注意出汗之后不要受寒。”一旁观看的韦妃轻声回应。 整个后宫都知道兕子是李世民的心头肉,没有谁敢轻视。 韦妃这头,从纪王李慎就藩之后,就比较空虚,时时注意接近兕子与李治,也不说多巴结吧,至少帮点小忙、混点好感还是能做到的。 韦妃首嫁并不是李世民,作为一个有阅历的女人,归宿是她最关心的事。 因为是二嫁,当年太子李承乾对她颇有看法。 魏王李泰,她也够不着。 一旦李世民驾崩,谁能替她说话? 只能寄希望于李治、兕子身上。 别说大唐不赞同人殉的话。 “被自愿”听(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