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东合州。 冯盎、汪柏涵带着精挑细选的水兵在海里扑腾,冯智彧一脸无奈地看着阿耶折腾。 就是要去海外,阿耶这般年纪了,由着麾下那班兵将折腾不就行了吗?搞甚身先士卒?也亏得东合州这段时日没甚大风浪,要不然冯智彧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岸上并乘两骑,冯智彧认得,其中一骑是阿耶的亲卫,另一骑却有些陌生。 于是,冯智彧借机挥动手里的小旗,停在海里的船只立刻吹起号角,降下绳梯让水兵们上船。 擦干身上的水分,换上一条干燥的牛犊子裤,冯盎赤着膀子跳上岸,瞪着眼睛问道:“咋地,你有甚事?说不出理由,家法侍候!” 额都三十老几的人了,你还提家法,就不能给额留点面子么?好歹额也是刺史! 腹诽归腹诽,冯智彧还是得老老实实地回答:“阿耶,那头是你的亲卫来了,怕是有甚事。” 待亲卫近前,冯盎哈哈大笑:“这不是额兄弟蓝田伯滴护卫冇!自家人!走,回府喝酒!” 冯智彧的悲伤逆流成河。 好吧,蓝田伯于额家是有恩,可你叫兄弟是不是过分了点?你叫他兄弟,额不得叫叔?蓝田伯的年龄可是比额小好多!额不得要脸! 更悲伤的是紧随冯盎的冯智章。 被阿耶抓着下海操练已经够苦了,好不容易能来人解救一下,嘿,仇人!偏偏自己还不能炸刺! 进府直接上席,连喝茶的过程都省了。 冯盎箕坐着,一边饮酒,一边看王恶写过来那厚厚的书信。 首先是关于船只的问题。 王恶认为,大唐船只的水平,近海尽可去得,远洋却力有不逮,尤其是平底船,受不得海上风浪,因此,非得另外造船才行。 王恶提出一种宝船,长四十四丈,阔十八丈,尖底、四层、九桅、十二帆,纵帆、硬帆,头昂尾高,船体设多道横舱壁,有加强结构与水密抗压之能,动力为帆加旋转长橹,船舵用升降式,可调整舵叶入水深度…… 冯盎不是船工,却依旧觉得王恶提出的船型,有极强的可操控性。 末了,王恶提出,长安附近可能出现旱灾、蝗灾,规模虽然不大,但绝对有人囤积粮食,致使粮价畸高,王恶愿意出五万贯购岭南之粮,请冯盎负责收购、运送,并请加以保密,到时用以冲击粮价。 冯盎大笑:“王恶兄弟这是小瞧额哩,冯家盘踞岭南多年,钱虽不一定能拿出来,但粮食,呵呵,先收粮,销完付钱,冯家的脸面还是能做到的,一百五十万石,冯家也算为大唐出点力了。” 史可郎在心头默默算了一下,这相当于冯家承担了一半的压力。 这交情,不枉郎君当初倾力相助。 “国公,实在人。”惜字如金的史可郎举杯称赞。 却不知冯盎在心里狂呼,与宝船相比,一百五十万石粮(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