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面额票据自然不可能是一文的面额,最低都是一贯,不要指望一下就能代替铜钱,这不现实,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对此事最有直观的是民部,高士廉敏锐地发现,虽然今年铸造的钱币一枚都不少,可回笼的旧币却是数量惊人,两相抵减,几乎等于没有发新币。 究其原因,一是世家把多年的藏钱都拿出来存了,二是大唐皇家钱庄发行的票据,很大程度上相当于新增的钱币。 大唐建国十余年来的钱荒,似乎就此得到了解决,以后钱币对铜的需求也将逐渐下降。 票据的出现,引动了不少动歪心思的人。 不过一个月,假票据在市面上出现,面额一贯的。 很可惜,票据的专用纸张是三味书屋曾经特研过的一种纸张,需要榆皮、桑皮制作,硬度远远超过市面上的纸张,且里面王恶设计了不少防伪措施,假票据的出现登时如和尚头上的虱子,藏都藏不住,直接被长安县抓起来拷枷示众。 慢慢地,一些士子也习惯了用小面额票据。 甚至,一些肉摊上,也歪歪倒倒地挂着牌子:本摊接受票据。 没办法,你不接受,一些大宗的买卖就跑别家摊位上了。 虽然一开始,其他钱庄也抵制这些票据,但不行啊,除非你想把所有主顾赶走。 自己也发行这种票据? 一番试水,才知道甚么叫东施效颦,人家大唐皇家钱庄发行的票据,有皇宫与民部为保障,你有什么?主顾凭甚相信你?凭你长得美么? 王恶冷笑,知道甚么是国家信用了罢?知道甚叫发行权? 活期,定期,各种期限,大唐皇家钱庄玩得飞起,真实目的只有一个,拉开兑现的时间差,避免出现挤兑。 全世界各种钱庄、银行的历史上,死于挤兑的不要太多。 无奈的各家钱庄只能跟随大唐皇家钱庄的步伐,亦步亦趋的继续从事这被玩坏了的行业。 认了吧,没有能力反抗,只有闭目享受。 大唐皇家钱庄针对内部员工,推出了揽存任务,每月揽够一定金额的存款,按比例能获得最低百文、高不封顶的奖励,于是钱庄的伙计们出门不忘鼓动人来存钱,甚至连自己家人都派出去了,真真是一人进钱庄,全家跟着忙。 王恶邪恶地架着下巴,心想,额是不是要制造出一人干保险,全家不要脸的盛况呢? 可以考虑。 现在苏乞儿他们大了,仅仅是发广告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生活需求了,要不然让他们卖保险呢?正好他们都是口舌便给的人物。 苏乞儿一身精神的打扮,口若悬河的在王恶面前讲解保险,即便保险是王恶折腾出来,也险些被苏乞儿忽悠得掏腰包了。 “郎君,现在的问题是,额们卖出去的保险,人家买主一旦真生病或有甚意外,额们真赔?”苏乞(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