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威二十三年六月。 就在东北大地翻天覆地之时。 两条爆炸性的消息从大同传给了刘守义。 一条是第一辆蒸汽机车头通过近五年的研究,终于上路,并成功运行。 另一条便是第一艏蒸汽轮船,黄鹄号已经舾装完毕,可以进行海试了。 刘守义听后大喜,立刻带上刘海兴,还有陈萍和肖莲兰等人一起,往大同而去。 舾装其实便是整个船只设备安装和调试的一个过程,包括舵设备,锚设备,系泊设备,救生设备,关闭设备,拖带和顶推设备,还有梯子,栏杆,桅杆等的安装,调试。 当然还有就是发动机的开机调试工作。 舾装完成后,船只便可以正式试航,也就是海试。 试航成功,船只便可正式交付使用了。 因为是第一艏蒸汽轮船,刘守义虽然设计有一千多吨,但是外形并未太过复杂。 只要把船舵,船锚,救生艇等安装完毕,便可以了。 救生艇,其实就是一艏木制小船。 毕竟那种橡胶艇因为橡胶还未投入使用,只能暂时作罢。 小木船暂时可以先用着。 其实本来黄鹄号可以早一点建成下水。 只是建造和调试船坞和起重机耗费了一些时间。 所以黄鹄号用了差不多快三年的时间才正式下水。 不过刘守义并不介意花费这么长的时间。 慢工出细活嘛。 何况这个船坞和起重机刘守义可是按照五万吨级的标准建造的。 自然调试的时间要久很多。 修建,调试的同时,船工的培训也在进行当中。 毕竟这是新式的钢铁船舶。 和原来的木制船有着本质的区别。 所以船工必须通过科学院学子的培训,并在学子的指导下,完成这第一艏轮船的打造。 打造完成,便进入了舾装的环节。 全部完成之后,便会从船坞驶出,靠岸进行最后的船只整体调试。 之后便是海试了。 实际上舾装本应该在船坞外进行。 但是没有拖船,而且目前汉海王国也没有快速打造船只的必要。 所以舾装便在船坞内进行了。 当然新船建造,码头和船厂的改造也在同步进行中。 既然未来都是以钢铁轮船为主。 那么船坞和起重机肯定需要建造,调试。 码头也需要重新改造。 而为了能够使得各部门都能无缝衔接。 所以同步新建,改造,改建便是必须要做的事。 如今大同船厂又建造了一座和原有船坞一样大的新船坞。 另外还有八个船坞在新建,改造当中。 使得大同可以同时打造十艏轮船。 大同完成改造后,拓南和兴南两个船厂也会进行改造。 按计划,拓南的规模会和大同一样,拥有十个船坞,兴南规模要小一些,有六个船坞。 当然未来会根据情况进行增加,那些都是后话了。 三大船厂,先期二十六个大型船坞。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