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王上,大明京师甲级密报,明朝打算将我国商人和商品驱逐出境,并已向东南派驻重兵” 刘通向刘守义拜道。 在汉海王国,一般情报分为五级。 甲级为最高,也是最绝密的情报。 乙级次之,之后就是丙级,丁级,戊级四级。 在发报之时,电报排头都会标注清楚。 除去情报标注外,甲级情报往往都会已专有的暗语。 和普通电报的明语有所区别。 而这暗语,只有刘守义和刘海兴知道。 这也是为了保密需要。 虽然目前汉海王国没有敌对势力掌握电报机技术。 没有太多保密需求。 但是毕竟现在电报机自己推广。 用的人多了,难免有疏漏。 所以刘守义和刘海兴商议后,决定给甲级情报,文件以专有暗语发报。 刘守义恩了一声,接过了情报一看,点了点头。 “今年我们安排的人有多少去参加了大明的科举” 刘守义看着情报。 这是一份关于各地考生进京赶考的情报。 “禀王上,今年有七人,比成化三年的时候多了三人” 刘通向刘守义拜道。 自从景泰五年和天顺元年两次科考后。 刘守义每次科考都会安排几个考生进京赶考。 这些有的是大明土著,更多的原本就是汉海王国的人。 这些人每年都会由绣衣卫资助,学习。 每次进京赶考少则两三人,多则四五人,都不会太多,而且这些人相互之间,都不知道。 要想获得专有的情报,最好的方式就是打入敌方内部。 而打入大明内部最佳的方式。 就是派人参加大明的科考。 只要花钱弄一个假的身份就行了。 剩下的就是按照流程走,参加乡试,会试就行了。 当然这么多年,也有名落孙山的。 但是没关系,弄个秀才当当也是可以的。 在大明,只要考中秀才,那就算翻身了,完全可以不交税,而且在地方也是受人尊敬的。 当然最好是考进进士。 如此便可到各地为官。 那才叫真正打入敌人内部去。 二十多年来,汉海王国通过这种方式,已经向大明内部渗透了近百位官员,其中大部分都在地方为知县。 少部分优秀的甚至做到了知州,知府一级。 更别说还有几百位考中秀才或者举人,但是没有考中进士的人。 以此才让汉海王国对大明中央或者地方情报都是了如指掌。 “好,告诉他们,潜伏起来,万不可暴露,另外也通报一下各地绣衣卫,明年五月前后,我们就准备对大明动手了,特别是东南六省,让他们加紧时间,尽快完成各地盘查,以备我们占领大明后接收地方” 刘守义说完,刘通领命而去。 不久一封来自绣衣卫的电报开始在大明各地传扬。 那些潜伏在各地的绣衣卫们纷纷行动起来,执行刘守义的要求。 从各地官员(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