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到报纸上说了吗,今年科学院扩招了,加上工学院一起招收三万人啊,足足比原来多了五倍啦” 下课时间,大同中学的高三学生汪震檀对自己的几个好友说着。 “还不止呢,王上已经下令要将科学院和工学院分为七所完全不同的大学,还划定了专业学科,每所大学都定额招收三千到五千学子,还有未来十年,各省,各市也都会建立各种大学,到时候招收的学子只会更多,这对我们来说可是一大福音呢” 另一个叫卢岩深的同学也说道。 “我关心的是宁安市师范大学也会在各地建立分校,到时候我报考师范大学,出来当老师,就更有希望了” 韩泰和笑道。 “你们这算什么,有种就报考国学院或者宁安大学,这才是该有的出路” 邓禄普也笑道。 “我们跟你不一样,你是立志从政,而我们可是立志要当一个科学家的,以后进动力厂发展,弄出更好的动力机械,造福国家,造福人民” 汪震檀听后,笑道。 “当个科学家有什么好的,最多也就是干到厂长或者工业区总管,哪有我们从政的,要是有机会,说不定可以弄个相国当当呢” 邓禄普有些得意的说着。 “就你,还相国呢,我看能混个乡长就不错了,哈哈哈” 韩泰和哈哈大笑起来。 “就是王上和太子早就教育过我们,人要有理想,有抱负,你看看那钢铁轮船,蒸汽机车,不是造福百姓是造福什么,还是干个科学家更好” 卢岩深笑道。 “就是,行行出状元,干嘛要醉心仕途,科学家,医生,教师,文学家,考古学家不都是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吗,我们是一个开明,民主的社会,何必挤破头颅走仕途呢” 一边一直不怎么说话的郭培明答道。 “还考古学家呢,考古学家有何用,不就是挖人坟墓的吗,不怕被天谴吗” 汪震檀问道。 “话不能这么说,你看到各地建立的博物馆了吗,那宁安市博物馆,里面可是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宝贝啊,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南洋,南洲等地考古所得,我们从哪里来,未来会到什么地方,我们的祖先是怎么生活的,用实物来应征历史记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探索古人,今人和未来,可不是毫无用处啊,我就准备报考宁安国学院的考古学专业,以后要立志当个考古专家,到时候说不定我还会成为国学大师呢” 郭培明面带微笑的说着。 “我的天,那可够冷门的啊,我可听说这考古专业建立还不到五年,至今包括毕业的也就五十多个学子,兄弟,你不怕耽误大好前途吗” 卢岩深拍了拍郭培明的肩膀,有些严肃的说着。 “那有什么,就是没多少人走,我才有坚持走下去,坚持总不会有错吧” 郭培明说完,(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