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见缝插针,说道:“祝贺明太祖和群主,联合结束了大明,建立华夏帝国,可喜可贺!” 这都是什么事啊! 朱元璋一时间很是郁闷。 不过,朱元璋心里并不后悔,说道:“群主,你也说了,华夏帝国有朕一半功劳,将来可要记得回报朕。” 群主王宇一副纳闷的样子,回应道:“明太祖陛下,你就是华夏帝国的半个主人,将来我们一起治理华夏帝国,还用说什么回报吗?” 明太祖朱元璋皱了皱眉头:“朕的大明都治理不过来,那有余力去管其他世界的朝政。华夏帝国,虽然朕支持不少,但主要功劳还是群主的,不必谦虚。以后,记得加倍回报朕。” “这……怎么能行?” 群主王宇说道:“那样,我岂不是过河拆桥?……不行,绝对不行!……要不这样,你没有余力治理华夏帝国,可以派朱标,朱樉,朱棡还有朱棣他们来啊。 我觉得他们就很不错,进入六部,进入内阁都没问,肯定能为华夏帝国的富强做出重要的贡献。 当然,他们也会得到应有的地位和权力。” 朱元璋真想痛骂王宇一句:狡猾! 朱标,那可是朱元璋的太子! 而且,朱元璋认为把几个儿子送到华夏帝国也只能是“羊入虎口”,免费为王宇做苦力而已,得不偿失。 “群主能力通天,根本不需要朕的几个皇子帮助,华夏帝国之事,只有群主自己才能做主。” 现在朱元璋可没插手华夏帝国朝政的想法,只要之前的付出能得到足够的回报便可。 同时也可以加深与群主王宇的关系。 一举多得。 每个世界都那么大,朱元璋想着先要强大大明,然后到他那个世界的其他地方看看。 看看,世界是不是圆的! “既然明太祖陛下心意已决,就不勉强。” 群主王宇无耻的说道:“不过,放心,等华夏帝国富裕起来,保证会加倍回报你的支持。” “群主可要说话算话,今日可有秦始皇和王安石作见证。” 明太祖朱元璋也不客气。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群主王宇一本正经道。 随即,对秦始皇嬴政说道:“秦始皇陛下,大秦的公塾建设如何?” 王宇突然问此事,秦始皇嬴政有些疑惑,说道:“一切顺利,第一批公塾,主要是启蒙教育,一共十八所公塾,会在大秦今年的秋季开始收学员,进行教学。” 第一句话说完,秦始皇嬴政又继续道:“上次去你那里看过科举后,朕回来思索良久,觉得大秦短期内,至少三五年施行科举不太现实。” 王安石不解,问道:“为何?……科举虽然各朝各代都有些弊端,但是它确实是选拔人才的最佳方式。大秦,虽然读书人少,人才多是举荐,会遗漏不少人才啊。施行科举,便能选拔更多的人(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