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还有摊丁入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何问题?”   陆陇其问道。   其他人只是从华夏月报的报道中看出“永不加赋”带来的令人好处和影响,还没发现其弊端。   周显不同,他是穿越者,学过历史课,知道更多东西。   “永不加赋施行后,必然出现新增人丁不征税,旧额人丁不减税的矛盾;而且,新增人丁很多,用谁来补充旧丁缺额?”   周显一本正经道:“比如,杨兄家里新增人丁多,只用缴纳固定的人丁数的丁银便可,但有人家里人丁却减少,不能满足固定人丁税的数,就让杨兄家多出的人丁来填补……这样,杨兄家肯定会不满意吧?……凭什么让你家来承担?……诸如此类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闻言,众人一愣,陷入沉思。   片刻后,杨成明无奈道:“如果真如此,我家肯定不乐意。但,朝廷这般规定,谁能反抗?”   其实杨成明觉得无所谓,反正他家里还算有钱,不差那一点人丁税。   “不患寡,而患不均。长此以往,恐怕会出问题。”   潘柽章意识到问题的根结,恍然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潘兄,怎么了?”   众人疑惑的看着潘柽章。   “呵呵……”   潘柽章轻笑道:“你们应该没注意到,报纸上关于“摊丁入亩”的讲解。之前我也没想到这一点,经周显兄弟一说,才恍然。”   他停下来,指着报纸,又道:“你们看,摊丁入亩,就是将人丁税分摊到田地中,与田赋一起征收。而永不加赋,则是为摊丁入亩做铺垫,然后摊丁入亩解决永不加赋带来的问题,两者相互相成,相得益彰啊,甚妙,甚妙!”   潘柽章是突然明白了两者间的互补关系,对此称赞不已。   “相互相成?”   除了周显,其他六人是半懂半不懂。   “的确如此。”   周显早知道,开口说道:“摊丁入亩,实则是将永不加赋后,固定的人丁税摊入田地中。田多则税多,田少则税少,无田则于税。如此一来,无论将来一户人家的人丁是增加还是减少,都不影响人丁税的征收,只要根据田地多少征收便可。”   “周显兄弟,看得明白。”   潘柽章对周显高看了几眼,没想到对方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原来如此!”   众人明白了,纷纷开始看报纸上的报道。   ……   华夏帝国,继承了前明的税法,也就是张居正的“一鞭法”。即部分丁银摊入田亩征收,部分丁银按人丁征收。   一开始明代的一条鞭法,实行的不够彻底和普遍,丁银和田赋仍是两个税目。随着土地兼并的进一步发展,穷丁、无地之丁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按丁征收丁银,贫苦农民就会无力承受,这不仅使国家征收丁税失去保证,还会由于农民畏惧丁税流亡迁徙、隐匿户口等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