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帝国,南京(应天府),应天城。 应天府,是明朝的前帝都,这里也有宫殿。 今日,就在应天府皇帝上朝宫殿内,聚集了一百多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南明朝廷,不,是前南明朝廷的文臣。 他们呢,有的是自愿前来的有的是被迫而来。 来这里,接受他们未来的命运:生或者死。 虽然南明朝廷投降后,吴三桂派人看管他们,待遇还不错。 但是在华夏帝国大明王王宇还没有明确做出决定之前,人人自危。 大殿正上当的龙椅上,前不久还是南明朝廷的皇帝坐在上面,现在确实空空如也。 龙椅的正下方,站着的是:户部尚书诸葛亮,礼部尚书陈确,兵部左侍郎任斌,刑部左侍郎刘升,吏部左侍郎唐进伦,工部尚书曾辉,都察院右都御史申毅。 六部一院的来了七个大臣,其中三个尚书也就是三个内阁大臣,足见对今日事情的重要性,以及十分的重视。 但,光是重视还不够。 这不,无论是殿内还是殿外,都是魏东带来的一百禁卫军,个个孔武有力,身上携带的是最新制作而成的后堂枪! 目前也只有一百多支后堂枪,先武装了一百人,这次给带了出来。 除了这一百后堂枪军队外,此次前来的是一个营,三千多人的队伍。 魏东带来的军队,站在这里就是示威,代表华夏帝国和大明王的威严。 诸葛亮,陈确,任斌,刘升,唐进伦,曾辉,申毅等七人,并排站在一百多人的前面。 七人中,有几个人是眼前一百多人或多或少认识的,比如:礼部尚书陈确,工部尚书曾辉…… 户部尚书诸葛亮,左右看了看身边的六人,然后上前一步,冷静而有气势的注视着眼前一百多人。 诸葛亮这一站出来,就成了焦点。也让众人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人,肯定不一般。 或许是个重要的传话人。 但是他们万万想不到,诸葛亮的身份地位以及名字都令人难以置信! 只见,诸葛亮声音铿锵有力道: “诸位,我是华夏帝国户部尚书诸葛亮,同时也是内阁大臣兼军机处参谋……” 诸葛亮? 众人目光无不诧异。 还是户部尚书,内阁大臣?……如此年轻,怎么可能! 众人诧异的眼光依旧,不过又多了不少质疑之色。 面对众人异样的目光,诸葛亮习以为常,继续说着: “我身边的分别是:礼部尚书陈确,兵部左侍郎任斌,刑部左侍郎刘升,吏部左侍郎唐进伦,工部尚书曾辉,都察院右都御史申毅……我们前来此地,是代表华夏帝国,代表大明王而来……来表明对你等的态度和处置。” 说到这里,诸葛亮停了下来。 场面气氛,突然变得异常死静! 因为,决定众人命运的一刻马上到了。 或许大明王不敢杀他们所有人,但(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