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慎的气息无处不在。 他每在赵宁耳侧‘指教’一句,赵宁本能的缩着脖子,就是不肯去看他。 她知道这段不该有的念想是极度错误,且危险的。 靠近他,不亚于飞蛾扑火。 暖阁里点了数盏灯,照的宛若白昼。除夕夜,赵家人有守夜祈福的惯例。 赵老太君年纪大了,看了一会儿孙们,便先歇下了,赵凌与王氏早早就回了上房,萧家姑娘则在几天前回了怀柔过年。 暖阁之中,只有赵家兄妹几人。 玩了几局,赵宁赢了不少银子,但她丝毫也没有‘发财’的欢喜。 下人端了热腾腾的羊肉饺子过来,还配了梅子酒。 几人吃夜宵时,赵翼道:“我听父亲与八王爷说,老三和小王爷的婚事定在了后年开春,大哥再有一月就要行冠礼,父亲的意思是大哥成亲在先,大哥可有心仪的人选?”他有意提及了赵夔的婚事。 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但赵家没有太多的礼教束缚,赵夔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喜好,在京城高门大户的贵女之中,自己挑一个合心意的姑娘。 其实,赵翼是想提醒赵夔,让他早日娶了萧家姑娘,反正他自己是没法子娶妻的,总不能误了人家姑娘的大好年华。 赵夔自然也听出来了。 赵淑婉后年开春出阁,那么赵夔身为长兄,最好是尽快定下婚事,来年就娶妻。 赵淑婉闷头吃饺子,事到如今,她也只能嫁给朱浩天,现下觉着这人除了黑了一点,也没有那般讨厌。 赵夔喝了口梅子酒,他竟一口应了下来,“好,我开春就去怀柔提亲。” 迟早要娶妻的,不如娶一个祖母和父亲母亲都满意的姑娘。 赵夔的担子很重,他的本性并非表面这样,身为家中嫡长子,他终有一日要担起定北侯府的重担。 像他这样的人,很多事都是不能自主。 有时候倒是极为羡慕父亲,他遇到王氏,或许并非是王氏的大幸,而是父亲有幸了。 这辈子匆匆数十载,有多少人根本不知‘知心’二字作何解。 赵夔不曾贪恋风花雪月,只是有些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也要个知他心意的解语花。 他突然神色一转,朗声笑了两声,“来来,举杯,这第一杯愿我赵家福泰永安!” 这时,赵宁看了一眼赵慎,她记得萧姑娘的确是被赵家耽搁了婚事,但后来不是嫁给四哥了么? 这辈子萧姑娘嫁给大哥的话,那四哥怎么办呢? 赵宁正狐疑思量,赵夔又笑道:“小九估摸盛夏出生,你们押男?还是女” 咦?又来了。 因着小七小八都是姑娘,赵宁赚了双倍的数。这时,她总算是看向了赵慎,但四哥却没有给她半点提示。 赵宁又看了他一眼。 赵慎唇角几不可见的动了一动,抬眸时却道:“小五看我作甚,四哥又不是神仙。” 赵宁(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