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被忽视的一群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被忽视的一群人   燕京城的春天除过风沙多之外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无孔不入的沙尘才是统治燕京城的主要力量,云昭这个皇帝算不得什么。   顺天府知府张国柱如今正在进一步深入城市清洁卫生运动。   最主要的工作只有两个,一个是消灭燕京城的臭水沟,另一个就是清洁饮水计划。   在燕京城中,有两条巨大的臭水河,一条叫做筒子河,一条叫做高粱河。   燕京城从元代就开始成为中华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所以,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也把这片大地糟蹋的够呛。   其中,高粱河两边原本是一片低洼的沼泽地,经过几百年的变迁,高粱河两边的低洼地已经被垃圾填平,逐渐高出河面,形成了一片新的居民区。   自古以来,垃圾才是逼迫城市消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且是最重要的原因。   很多远古的城市,不是被人为的毁灭了,而是被垃圾逼迫的不得不搬迁,根据司天监下属的考古学者估算,殷商时期的很多城市,之所以会消失,就是因为人们污染了城市,为了干净的水源与更多的资源,人们不得不放弃那些城市搬去别处继续污染。   进入燕京城的筒子河与高粱河河段是要被覆盖上的,否则,燕京城人每天倾倒的屎尿会让这座不错的城市彻底的变成臭城。   最让人无法忍受的便是有了这条两臭水河,这里就成了蚊蝇孳生的地方,夏日到来之后,这里的蚊蝇铺天盖地的,如同一片片黑色的浓雾。   铺设水泥管道!   这就是张国柱做出的决定。   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的前提说实话并非是为了改善燕京人的居住环境,而是因为徐五想当年在燕山脚下修建了好几座硕大的水泥作坊。   原以为这些水泥作坊制作出来的产品一定会供不应求的,一方面要供应山海关修建城防,另一方面,还要满足燕京地区百姓修建房屋之用。   可惜,现实跟预料的有了偏差,辽东的建州人,李弘基全跑了,这时候再修建山海关堡垒完全没有了必要,而通往辽东的道路,国朝好像也没有修建的意愿。   这就很麻烦了。   七八个水泥作坊养活着不下五万人。   这五万个人又不知道养活了多少家庭,现在水泥卖不出去,这些人眼看就要喝西北风了,没有办法之下,张国柱只好发动这场燕京排水,给水计划。   想通过这两个巨大的工程,将燕京附近的水泥厂生产的水泥消耗一空,顺便带动燕京人使用水泥的习惯,繁荣一下市场。   这样的操作,对蓝田皇朝来说是基本操作,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所以,整个燕京城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因为是同时施工的原因,大部分主干道都被挖出来了一条又宽又深的壕沟。   云昭喜欢将城市(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