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人果然深明大义!” 见状,朱元璋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我等也多谢杨大人慷慨!” 八百多名识字农汉到手,汤和与李善长等人,也都满脸喜色。 有了这八百多识字农汉,不论是中书省,还是六部的人手缺少情况,都能缓解许多。他们这群各部长官的头颅,也可轻松一大截。 “臣惭愧!” 杨思义连忙拱手,朝着朱元璋行礼。 “户部,你可知,现在南京城内,还有多少成人字母启蒙学堂?” 好似想到什么,朱元璋继续问道。 这话一出,一旁的汤和与李善长等人,也都是神色一震,连忙紧紧的看向杨思义,眼中满是期待之色。 “回皇上,现在南京城内,共有二十多家成人启蒙学堂。” 下方的杨思义一顿,诧异的看了一眼朱元璋,既然皇上都已经问出来了,这件事便别想再隐瞒下去。 因此,直接详细说道:“目前,在这些成人启蒙学堂里面,共有四百多位成年男子,在用字母,学习识字。” “还有四百多人成年男子?” 这下,李善长与汤和一众朝中大臣眼中的喜色,更甚。 尤其是吏部尚书滕毅,眼中光芒闪烁。既然被他知道了,那么四百多正在学习识字的成年汉子,已经被他暗中,纳入吏部的选拔之中。 “四百啊!” 上方,听到这个数字,朱元璋一脸满意的点了点头。 再经过一个多月的启蒙识字,便是会再次有四百多识字的农汉,可以填补大明底层官吏的空缺,还不用担忧其品行之事。 越想,朱元璋内心越是喜悦。 “恭喜皇上,此乃我大明兴盛之机!” 随着李善长的开头,汤和与刘伯温等人,也都连忙拱手,行礼恭喜。 “恭喜皇上,仅凭那字母,我大明便不在短缺可以识字的官吏,百姓之政事,也不用再依赖那些村老族长们来管理!” “皇上,那字母,真乃我大明社稷之基石!” …… “父皇,诸位大人,不知发生何事了,这么高兴?” 从宫外回来,一脸兴冲冲的回到御书房的朱标,刚一进来,便是看到一众大臣,都在满脸喜色的对着父皇恭维道喜。 而这些天,正在为城外良田内,一众庄稼被旱死,而忧愁的父皇,也是眉笑眼开,高兴不已。 不由也跟着,满脸好奇的问道。 “标儿回来的?” 见到从殿外疾步走进的朱标,朱元璋刚满脸喜色的问了一句,在看清朱标的模样之后,顿时一愣。 “太子殿下!” “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这是?……” 李善长等人,在看到朱标的模样之后,也都是愣在了那里。 “父皇,诸位大人,我可有什么不妥之处?” 朱标一脸疑惑。 “标儿,你这是去哪了?怎么将自己身上,弄的如此……” 朱元璋道。 “父皇,(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