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3 内阁出奇的一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由校问的问题是:“关键谁能保证前朝控制不好,到了我们手里就能控制好呢?”   天启皇帝朱由校提出了问题的核心,而且还非常的精准。   而韦宝韦爵爷的回答却是,可以将海关和水师都交给东厂太监们去管。   韦爵爷的话,可以称得上技惊四座了,任凭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答案。   因为韦宝看的很明白,皇帝唯独担心的,最最担心的,就只有一条,经济失去控制,钱到不了自己手上,水师失去控制,养出海上的军方。   韦宝将钱和军队都交给太监直接管理,一下子不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吗。   但是韦宝似乎忘记了一件事,大明的太监只能偷偷揽权,至少不是名正言顺的,所以言官们才敢于一个个的跳出来撞墙当忠臣。   在中国历史上,如果皇帝将君主权力赋予一部分给自己的家奴--宦官,让他们去干预朝政,就会形成宦官专权。   这种现象的形成可能有两个决定因素,一个是皇帝受到来自外朝文官集团,包括带兵武将的威胁,另一个是皇帝个人权力与文官集团权力的对比。   前一个因素决定皇帝重用宦官的权利有多大,他感觉到来自文官的威胁越大,就越有可能提拔宦官,让他们去制约外朝群臣。   后一个因素决定宦官干政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就算皇帝极力想提拔宦官,但如果文官集团足够强大,就能挫败皇帝的努力。   洪武初年,朱元璋规定宦官不得读书识字,不得干预政事,对宦官控制很严。   朱棣因夺帝位曾得助于宦官,故视他们为亲信,设东厂,由宦官主持。   宦官开始取得出使、专征、分镇等大权,为后来的宦官专政提供了条件。   宦官专权,始于英宗时的王振。   王振因得英宗宠信,权势益炽,跋扈不可制。   明初鉴于前代宦官之祸,制铁牌置于宫门,规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防范严密,宦官无机可乘。   朱棣起兵“靖难”,刺探宫中事,多以建文帝左右为耳目,许多宦官立过战功。   如狗儿、李兴、郑和、马靖等,开始受到重用。   “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   虽然宦官参与了不少政治活动,但还没有达到专权的程度。   明英宗时,开始形成宦官专权的局面。   太监们可以利用司礼监干预朝政。   在宦官24衙门中,司礼监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权力极大。   “掌印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秉笔,随堂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   势焰在内阁之上。   操纵政府官员的任免,甚至左右内阁大臣的去留。   提督京营和监军统兵。   担任镇守和守备等职务。   操纵厂卫,实行特务统治,残害官民。   大明朝的太监们,权力升级,可(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