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茅步逸,还是有些真才实学的。 他自然也听过张十二的名号,更确切的说,他听说过张十二流传出来的两首诗词。 一首“有美一人,宛如清扬”让人惊艳。 一首“却道天凉好个秋”让人有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挫败感。 茅步逸读书多年,自认为也写不出这样的诗词来,因此对那传说中的“张县伯”仰慕已久——或者不能说仰慕,而是好奇加不甘。 因此听到面前这人以“张县伯”的名号来压他们,而其他人束手无策之时,茅步逸决定出手了。 “这位公子说的好!茅某人虽在金陵,但也听过张县伯的大名,对张县伯的几首诗词推崇备至!” 听茅步逸说完,杨威脸上满是得意之色。 虽然不知道面前这穿着打扮都还像是那么一回事的男人是谁,但是就凭他这一句,杨威心情大好! 遂笑着说道:“公子果然不俗!” 但随即话锋一转,有些讥笑道:“既然公子也这么认为,那为何还会说些我们北方人的坏话?以在下看来,单论诗词一道,南方诸地怕是也挑不出一个能跟张县伯一较高低的人出来!” 说完还非常不屑的用鼻音冷哼一声,听在在场众人耳里十分刺耳。 但是茅步逸却没有生气,而是笑着说道:“姑且当公子所说为真——” “什么叫姑且为真?” 杨威听到茅步逸的话,十分不满的打断了,刚才还以为这个家伙不错呢,这么一听,并非如此啊! “呵呵,敢问公子可曾见过张县伯?” 茅步逸眼睛一眯道。 “自然是——没有见过……” 这是杨威的软肋,并且暗下决心,有朝一日再回荆州,一定要去拜访一下传说中的张县伯,也算是将来的谈资! “呵呵……” 茅步逸的反击以一句“呵呵”拉开了序幕。 “原来公子也没有见过张县伯呀?” 然后又转身对着身后众人道:“诸位也有经常流连荆州之人,可曾见过那张县伯?” “没有!” 众人整齐划一的摇头,就算是他们见过,此时也肯定说没有,更何况他们是真的没见过呢! 茅步逸满意的点头,回身再次看着杨威说道:“公子你看,不只是你,所有人都没见过那张县伯,这——” “难不成你还不信那些诗词都是出自张县伯之手?” 杨威一脸激动的说道。 “就算茅某人信,可是其他人很难相信啊!纵观历史长河,有许多绝佳诗句的出处并不被人知晓,而是流落于市井之间,被人无意所得。这些诗句,不能因为被人捡到就冠以其名吧?” 茅步逸款款而谈,意思再明显不过。 就是说所有人只听过张县伯这个名字,可有谁真正见过他?怕不是随便捡了两首诗词吧,真人都不敢出来见人的! 杨威的脸瞬间被憋红了(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