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om,更新最快的无弹窗!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句话出自后世,顾炎武(1613-1682年)。 而如今,两位苏老深受阳谷百姓影响,提前了数百年,讲了出来。 意为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简而言之,便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自从武大出现后,阳谷的百姓便再也不是原来的普通百姓。 他们团结,他们勤劳,他们以武家为中心,创造了属于阳谷的辉煌。 如今的天下百姓,有几人不羡慕阳谷人? 在此国难当头之际,武家做出了表率,整个阳谷的百姓便紧随其后。 说他们跟风也罢,说他们是为了一己私利也罢,总之事实就是,他们的确是在为国出力,难道不是吗? 两位苏老在给陛下的急奏中写到,整个阳谷的百姓,都愿意紧衣缩食,为大宋北伐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帮zhù。 宋徽宗看完,欣慰之余,又觉得有些悲哀莫名。 连千里之外的百姓都愿意为朝廷出力,而他面前这些朝廷重臣,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表态。 大太监李彦低声说道:“陛下,陈留县子武植正在殿外,请求觐见。” 宋徽宗面无表情的扫了一眼殿上的朝臣,淡淡吩咐道: “宣。” “宣,陈留县子武植觐见~~~” 殿外的武大理了理衣衫,他今天依旧没穿他的官服,确切的说,他似乎从来都没穿过。 这或许有些失礼,但武大圣眷正浓,自然也没人会不开眼拿这种小事大做文章。 “微臣武植,参见陛下。” 武大躬身施礼。 “平身。” 宋徽宗拿着手里的急奏,眼神有些复杂的望着武大,问道:“武植,这份急奏,你可曾看过?” 武大恭谨回道:“微臣已经看过。” 是的,两位苏老的急奏,没有直接送进宫,而且先送到陈留武大的手里,尔后由武大呈上。 “这可是你的手笔?” 武大再次躬身,“微臣不敢冒功。这些,都是阳谷的百姓自发的。” 阳谷的百姓?朝臣们有些疑惑。 朝廷正在商议军机大事,与普通百姓有何关系? “好,很好!很好!” 宋徽宗龙颜大悦,但任谁都听得出来,皇帝陛下口中似乎还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怨气。 这怨气,自然不是针对的百姓,而是针对朝廷上的百官。 武大自然知晓其中的厉害,但他这次没有见好就收,而是选择了落井下石,准bèi 直接将百官的脸面都摁到粪坑里了。 “陛下,阳谷百姓的举动,让微臣深感惭愧。值此国难当头之际,微臣以为,理应万众一心,共同抗敌。本来这种军国大事,微臣没有资格插手,微臣也的确不想插手。但,既然朝廷在银钱上有所短缺,微臣自愿为朝廷出力。微(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