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又不是傻子,后宫的嫔妃最喜欢捧高踩低了,从她们对待秦王妃的态度便可反映出父皇的真实态度。 表面上说最倚重他,事实上暗地里肯定没说他好话,否则那些嫔妃不可能是这种态度。 有人劝他自立,说实话,李世民动心过。 如果他当了皇上,父皇,太子,齐王,还有他那些弟弟们,都不会有事。 相反,一旦太子成为了皇上,他恐怕是活不成了。 “拖得越久,最后死的人越多。” 这是一个老和尚和他说过的,可他终究还是没有迈出那一步。 后悔吗? 李世民也不知道。 李世民攥着手上的信,信是从长安送来的,出自房玄龄和杜如晦之手。 看过之后,李世民有点后悔上一次没有和那位宁皇好好谈一谈了。 哪怕互相之间是敌对的关系,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认,宁皇姜万钧有器量。 大唐的考生在长安并没有遇到什么麻烦,连出行都是自由的,房玄龄和杜如晦还出长安去难民的安置点去看过。 可惜,是敌非友。 到是那位密公李密,李世民有点拿不准。 杀不得,又留不得,只能就这么拖着,这么下去恐怕非把人给逼反了不可。 “二哥?”李秀宁发现李世民不知何时已经魂游天外去了。 “什么事?” “再有几日,大宁的抡才大典就要开始复试了,二哥府上有几人晋级了?” “你不是不关心这事吗?” “秀宁就是问问。” “哦,只有四位,房玄龄,杜克明,薛伯褒,许延族……”李世民略有些得意,四个人晋级,说明他的眼光好。 在李世民和李秀宁兄妹二人说起这四个人的时候,姜万钧也在翻阅这四个人的试卷。 房玄龄就不用说了,杜如晦字克明,同样是如雷贯耳。许敬宗字延族,这家伙可不简单,姜万钧还是才知道,许敬宗原来是李密的人。 让姜万钧比较陌生的是薛伯褒,薛收字伯褒。 不过他不认识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差这几个。 再有两天,抡才大典的复试就要开始了。 一百位晋级的考生均在紧张的准备着,而未能晋级的考生只有一部分选择了回归乡里,许多人都留了下来。 李纲和褚亮两人来见姜万钧有些尴尬,当初是他们意气用事了。 如果他们将晋级的名额增加到五百人,不仅可以提高抡才大典的影响力,也省去不少麻烦。比如现在,逗留在长安不愿离去的考生如何安置? 初试都没过,总不好给他们一个官身吧? 那岂不是说明大宁什么人都收留,已经到了“荤素不忌”的程度? 可如果不管,眼看着这些读书人整日里不务正业,流连忘返于烟花之地,李纲和褚亮又觉得可惜。 没办法,两人只能找皇上来拿主意。 得知李纲和褚亮求见,姜万钧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